嘉兴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提前2个月超去年全年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和数字化改革、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积极应对海外疫情持续演变、国内疫情散发等挑战,紧紧围绕亩均效益这一核心标准,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加强法治化、市场化、差别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区域、行业、企业集中,全力构建“352”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根据省亩均办快报数据,今年前10月,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为24万元,提前两个月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达21.6%;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两年平均增速为9.5%,高于全省两年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在工业税收大幅增长等因素拉动下,我市地方财政收入超越南通市、温州市,跻身全国地级市五强。在建党百年之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中,我市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红船起航地“经济蓝”高分答卷,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
一、奖先与策后并重抓考核
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切实增强各地抓改革促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市委、市政府将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纳入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目标指标,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类14项评价指标之一;继续将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和亩均增加值、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工作纳入对各地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设置较高权重。市政府将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列入“十四五”时期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2项主要指标之一。今年,我市在开展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时,既看绝对值,表扬“领跑者”,又看增速,鼓励“后进生”。通过提升考核层次、加大考核权重、优化考核方式,督促各地全面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出实招、谋实策、见实效,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二、分工与协同并举抓落实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深化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加快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施方案》,推出我市4.0版“亩均论英雄”评价及应用体系。南湖、秀洲、海盐、海宁、经开、港区积极跟进,及时修订升级本地评价及应用体系。市亩均办印发《嘉兴市2021年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提出3方面年度目标,分解落实11项重点任务、33项具体工作到市级职能部门,并逐一明确落实时限。发改、经信、科技、商务等市级职能部门按照省级条线部署要求,认真推进落实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省级及以上高新区、省级特色小镇、省级认定小微企业园等六大领域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领跑者”行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嘉兴市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市经信局牵头组建工作推进专班,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集中办公,建立部门之间和市县之间的数据定期上报机制,加强对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低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低效用地腾退等可量化指标的运行监测,每周通报各项指标进度。
三、分业与分类并行抓评价
一是深化分行业评价。围绕嘉兴新制造“555”行动,市级层面对印染、化工、化纤、纺织(不含印染)、服装服饰、皮革、家具、农副食品加工等8个行业实行分行业评价。各县(市、区)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进一步深化县级分行业评价。
二是推动指标权重差别化赋值。在保持亩均税收权重不变的同时,依据行业特点和发展导向,对亩均增加值、研发经费占比、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污权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实行差别化权重赋值,增强评价工作精准度。
三是延长保护期限。对列入嘉兴新制造“555”行动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氢能源、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5个新兴产业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工业企业,推动各地适当增加暂不评价、纳入评价但不列入D类的保护期限。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对光伏等12条标志性产业链头部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分别落实提档、不列入D类的扶持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嘉兴新制造“555”行动重点支持和培育产业内,政策性减免退库税额和先征后退税额较大、技术改造投资和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较多的工业企业,结合实际给予加分、提档或不列入D类等方式,分类、分档进行激励、扶持。
五是积极探索创新。支持海宁市深入探索人才密度类指标科学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值纳入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制造业低碳化发展。
依据4.0版“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全市共有4822家规上、6583家规下共计11405家工业企业纳入2020年度市级评价,其中,A、B、C、D四档分别为1157家、4506家、4392家、1350家。
四、激励与扶持并驱抓“扩高”
一是加强领跑企业示范引领。继续遴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亩均效益领跑者,在各级党委、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上专门予以表彰,在财政补助和评先评优上给予重点支持,充分发挥领跑者“头雁”作用。我市共有34家单位入围2020年省级亩均效益领跑者,较2019年翻一番,其中,我市制造业亩均效益领跑者由8家增加至16家,实现倍增。
二是加强升档企业政策激励。提高资源要素差别化加价征收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升档的工业企业给予企业适当奖励。
三是加强重点企业政策扶持。对受疫情冲击严重且符合本地产业发展导向,2018年度、2019年度均为B类及以上,2020年度滑落至D类的工业企业,支持各地暂缓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加价政策。对重点民生保障企业和重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鼓励各地通过给予适当加分、不列入D类等措施继续给予扶持。
今年以来,我市依据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为A、B类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6.2亿元,奖励和补助财政资金8.6亿元,通过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3.7亿元,新增供应土地7486亩,支持用能指标33万吨标准煤,新增排污指标1055.1吨。
五、整治与倒逼并施抓“提低”
一是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基层、入园区、进企业,看现场、作部署、提要求、抓落实,推动“低散乱污”园区、企业整治提升。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大排查除隐患保平安促转型坚决打赢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3)》,贯彻全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全面部署推进全市“低散乱污”园区整合提升攻坚。
二是加大整治提升力度。全市大力开展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根据亩均税收,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和“改造提升一批、回收流转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提升入园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方式,分行业、分阶段、分批次,对亩均税收连续三年5万元以下规上企业和2万元以下规下企业全面进行改造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整治高能耗企业227家、高排放企业280家、“低产出”企业397家、“低散乱污”企业5792家,腾退低效用地2.18万亩。
三是加大政策倒逼力度。提高工业企业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门槛,市本级三区亩均税收低于10万元的不得按A类给予减免,亩均税收低于5万元的不得按B类给予减免,鼓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标准。今年以来,我市依据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向D类企业征收差别化电费8372万元、水费790.1万元、排污费829.2万元,削减用能指标19万吨标准煤、排污指标681.5吨。
四是扩大改革联动效应。新增工业用地除负面清单外实现100%“标准地”模式出让,加强出让后履约达产监管。今年以来,全市挂牌出让工业“标准地”272宗、1.17万亩,亩均税收平均标准达49.5万元,是上年度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的2.46倍。平湖市试点打造“两高一低”数智治理场景应用,入选为全省“亩均论英雄”3.0场景应用协同开发的两个地方特色应用之一。
六、纵向与横向并发抓宣传
一是通过主流媒体营造氛围。浙江日报、嘉兴日报、嘉兴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我市“亩均论英雄”改革、“两高一低”整治提升等方面的政策、做法、成效和案例,其中,浙江日报头版2次、嘉兴日报头版10次、嘉兴电视台《嘉兴新闻》7次,增强了我市上下协力共抓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
二是通过工作简报推广典型。《嘉兴经信》简报增设“两高一低”整治提升专刊,通报全市工作动态,提炼、推广各地各部门亮点做法,介绍周边地区先进经验,为各地各部门抓工作、推进度、增成效提供示范,目前已刊发12期简报。
三是通过工作交流扩大影响。山东省威海市、陕西省西咸新区专程前来学习考察,我市“亩均论英雄”改革传播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