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经济 >

看,诸暨的“硬核”防疫

来源: 诸暨日报 时间: 2021-12-22 10:54:31

播放土话顺口溜的大喇叭,竹竿搭建的隔离栏,打印健康码的迷你打印机……疫情中的诸暨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了一场“硬核”防疫的阻击战。

乡村小喇叭

连日来,我市各地通过应急广播、流动车喇叭、手持喇叭等多样的宣传形式,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送到村社一线、传递到千家万户,营造出全民防疫的浓郁氛围。

“勿出门是贡献,少接触顶安全。全民核酸否要慌,应检尽检为大家……”这几天,浬浦镇兼溪村的文书郭军良每天四个时段都会准时来到村广播站,通过应急广播对村民们集体喊话。这段“土里土气”的防疫顺口溜,是浬浦镇宣传委员蔡琦联合宣传干事一起编写的,还特意制作成U盘,下发给镇里的12个村用。“方言顺口溜虽然土了点,但实在,年纪大的村民也能听得懂。”蔡琦希望通过“大喇叭”提醒村民提高防范意识,对自己生命健康安全负责。

而在隔壁璜山镇,融媒体信息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通过诸暨市应急广播平台,实时监测璜山、陈宅、岭北三镇245只大喇叭的运行情况。为了保证每只喇叭“不掉链子”,中心还分派了5名工作人员分片区前往35个村进行现场指导。“播出的内容千万要审核过,用好及时退出系统,确保播出安全。”工作人员吴斌在陈宅镇石壁湖村边演示边介绍。截至目前,覆盖全市23个镇街450个村的3400只“村村通”大喇叭已全部启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应急广播全面启用外,不少“创新达人”还自创了许多新的防疫宣传方式。骑上电瓶车,挂上小喇叭,东白湖镇上英村的“小毛驴”移动宣传队穿街走巷将防疫宣传覆盖村里的角角落落;在车头固定个喇叭,同山镇同兴村的特制“流动车”也正式上线;马剑镇的抗疫防疫义务志愿者们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进行防疫宣传,让村民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做好自我防护。

目前,城区、镇乡、街道、村社的大小喇叭已成为我市疫情防控宣传中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不仅起到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遏制谣言、提振信心的重大作用,更是打通了全市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竹竿警戒线

12月13日上午,在应店街镇紫阆村阆苑戏台下,出现了一排排以竹竿搭建的硬隔离带,一个个戴着口罩的村民间隔一米站在当中。而在支架的最前面则放着3张桌子,几名医务人员正有条不紊地为村民们依次进行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

据介绍,紫阆村在12日接到第二天将对村民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通知里也包括针对检测场地的要求,其中提到要制作分隔人群的警戒线。当时村里没有现成做警戒线用的丝带,需要临时购买。村副主任徐治江提出,该村盛产竹子,光是大路边就随处可见,能不能就地取材,利用竹竿充当警戒线。这一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在场村干部的认同,当天下午,徐治江便组织起人手,砍伐了40多棵竹子作为材料。当天晚上,阆苑戏台下便搭起了一个个由竹竿充当警戒线的硬隔离带。

“我们用竹竿当警戒线也算是因地制宜,没有让村里出一分钱,砍下来的竹子以后还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徐治江介绍,该村共有村民3170多人,其中大部分12月13日已经检测完毕,但隔离带还会继续保留,以备不时之需。

同属应店街镇的伍堡畈村也有样学样,采用了竹子制作警戒线。

因地制宜制作检测场所的也不只应店街镇,赵家镇泉畈村也利用老年活动室现有的椅子制作了警戒线。村干部们将长条的木凳竖直,一端的凳脚平放在地上,另一端的凳脚上平放上竹竿,并用布条绑紧,形成警戒线。

纸上二维码

13日上午9点左右,在牌头镇长潭街村的核酸检测站内,几位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帮几位老人领取打印好的健康码,他们都是牌头镇红岩志愿队的志愿者,在全镇开展核酸检测的当天主动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为了方便年纪较大的群众顺利完成核酸检测,牌头镇红岩志愿队的志愿者们提前一天组织了志愿者团队,分为7个小组下到27个行政村中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检测工作。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农村的老年朋友基本不上网,使用手机的人也是非常少,要求他们出示健康码,不免出现尴尬。而就在大家为这个事发愁的时候。长潭街村的丁敏园想出了对策。在为女儿辅导家庭作业的时候,丁敏园看到了女儿使用的迷你打印机,便想到为何不把老人的健康码提前打印,提高检测效率,缓解老年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尴尬。当晚,她联系了村两委干部,提前了解并打印了部分老年群众的健康码。

第二天全镇开展核酸检测中,丁敏园早早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在现场专门为老年人开展了一个通道。“小丁昨天把打印好的老年人健康码提前交到我们的手中,所以我们只需在现场直接发给他们就可以,年轻人的想法有时确实能为我们带来很大的效率。”党员周红霞说,作为红岩志愿队的一份子,这样的年轻人在关键时刻做出的贡献不比他们老同志少。

据了解,牌头镇此次全员核酸检测共设了64个采样点,全镇按照分批实施、安全有序、全员检测的原则开展,做到不落一环,不漏一人。截至13点30分,全镇已完成了3万余人的检测工作。

标签: 开展核酸检测 提前一天 志愿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