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随着最后一个中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杭州这轮与“德尔塔变异株”的正面交锋告一段落。
自12月7日发现首例病例以来,杭州采取了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迅速判定、排查和管控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和其他风险人员,有效防范疫情外溢扩散。
其中,快速且准确的“流调”功不可没。
回溯过去14天的流调工作,上城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负责人姚英总结了“三个快”:人员集结快、溯源快、报告快。用她的话来说,流调就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流调员更是“战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一个电话打两小时
流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有人说,流调就像一条Vlog,描绘出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旅行、逛吃、拍照、打卡……
更直白地说,流调就是要搞明白:在过去每一段时间里,你走过了哪些路,遇到过哪些人。
谁传染给你的?这需要流调员调查病例核酸检测阳性或者发病前14天的行程轨迹;你可能会传染给谁?这就需要病例详细回忆核酸检测阳性或者发病前5天的点点滴滴。
“我们流调工作有两个目的,一是查清病毒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二是判定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并对他们采取隔离措施。”姚英介绍,在疫情中,确诊病例经过的地方、曾接触的人,一定要详细掌握,确保不漏一条线索,不漏任何一个密切接触者。
姚英举了个例子,“比如确诊病例早上开车去上班,那么要知道他早饭是在哪里吃的;如果是在餐厅,那是坐在哪个位置、周围的人多不多?要是去过商场,是坐哪个电梯上楼、中途有没有去过厕所、是否全程戴口罩等等?”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密切接触者人群的范围都有重要价值,而很多细节常常会被大家所忽视,需要一问再问,因此一个电话打一两个小时是常态。而整个流调组,每天需要打300多个电话。
在流调组办公室,每个人桌上都有厚厚的一堆材料,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半个月来梳理出的人员轨迹。姚英说,流调不仅要弄清楚单个病例的行程轨迹,而要把所有病例的时间线都对上,这才是完整的传播链。
因此,流调组需要把信息一点一滴交织起来,并在这张网中“抽丝剥茧”——归纳情报、综合研判,搞清楚传染源从哪里来、病例通过什么方式被感染、以何种方式传播给其他人,并对这些人和病例的关联交集进行调查,进而判断属于密接、次密接,还是一般人群,并拟定不同的管控措施。
大数据成最强辅助
帮大家找回“丢失”的记忆
流调人员开展流调过程中,要让电话那头的市民回忆最近14天的行程也很难。“特别是碰到一些老人时确实有难度,另外有些人接到电话一紧张,就想不起来自己最近干了什么。”
在此次流调过程中,大数据成为流调组的最强辅助,帮助病例找回“丢失”的记忆。
据介绍,在对确诊病例相关人员进行流调的同时,杭州市联防联控机制已经响应,并建立“一病例一专班”制度,确定流行病学首席调查员,与公安等各个部门配合。因此,流调组在给病例打电话的同时,大数据信息也已同步到手中。“我们利用大数据帮他们一边回忆,一边核实,极大提高了流调的速度和准确性。问出一个密接者,就立马联系、进行管控。”
在每天需要处理的数以千计的管控名单中,除了冷静缜密地核查信息和还原活动轨迹外,碰到一些“困难人员”时,姚英和同事还得化身“帮帮团”。
在某一天的管控名单里,有一个小姑娘被判定为次密接人员,需要进行隔离。“她接到电话,一听说要隔离,情绪就变得很激动,立刻就把电话挂了。”姚英等了几分钟,又打了过去,并安抚他的情绪,并耐心解释管控政策。原来,她正在医院陪护做完手术的家人,如果去隔离,就没人照顾家人了。
“这个医院正好在我们区里,于是我们马上联系了医院,请他们帮忙给小姑娘的家人联系一名护工。后来小姑娘很配合,去安心隔离了。”姚英感慨,其实他们在做流调的时候,心里是很着急的,因为每耽搁一分钟,就意味着传播风险在增加。“但我们也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一些特殊人群时,还是要尽可能沉着冷静、耐心引导。”
在流调组办公室,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能看到毛巾牙刷等洗漱用品,因为要连夜工作,他们经常住在单位。
随着12月21日杭州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半个月来,大家也终于迎来了一个准时下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