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外汇 >

政策调整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降为零

来源: 新京报 时间: 2017-09-12 14:24:32

央行踩刹车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降为零

今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6.30%;专家称,相关政策调整,不能与人民币贬值画等号

新京报记者9月11日从监管部门和银行人士处获悉,近日,央行调整了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和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执行正常准备金率的政策,昨日起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从20%降为零,并取消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准备金的穿透式管理。受此影响,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价报6.5239,较上一个交易日跌622个基点,结束三连涨。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外汇储备回暖……在跨境资本流动逐渐趋稳的境况下,央行调整了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为零,背后有何深意?专家认为,这并不能同人民币贬值“画等号”。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张瑜告诉记者,“央行公布取消风险准备金,包括逆周期因子调节,意思是让升值幅度跟着外盘在合理区间之内,既不能超升、也不能超贬,并不代表说央行要引导贬值,央行只是引导汇率在合理的机制框架里,框架里核心就是维持一篮子(货币)稳定。”

人民币市场环境变化太大致政策调整

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在市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更是引来“人民币汇率”转向的猜测。据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透露,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业务范围,包括了境内金融机构开展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等类别。

何为代客远期售汇业务?以其中典型的远期购汇合约为例,可以理解为企业与银行签订一份合约,约定未来以一个固定的汇率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

“市场上一旦有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带有投机目的的企业就会加大对远期购汇合约的需求,做空人民币。”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撰文称,“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企业出于套期保值的目的,也会加大对远期购汇的需求,以锁定未来的购汇成本。”

2015年,人民币进行了“8·11”汇改,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市场上弥漫着贬值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在2015年8月31日,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提出要对金融机构的远期售汇业务收取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被认为试图通过加大成本,降低人民币贬值预期。

而这次为何调整?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称,上述两项政策都是在前两年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资本流动呈现一定顺周期性的背景下出台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上述两项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

2017年以来,国际市场美元对主要货币持续走弱,人民币和外汇储备迎来回暖。据Wind资讯,今年来,截至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了6.30%,尤其是60日之内,升值了4.38%。

“汇率根本上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的,短期可能受部分因素扰动从而与基本面有所偏离,但最终还是会回归经济基本面。”孙国峰指出,在市场环境已转向中性的情况下,有必要调整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而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也相应回归中性,以强化外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高市场流动性,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平稳发展。

分析称利于减缓进出口压力

交银国际研究部负责人洪灏认为,取消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相当于央行给了市场一个信号,允许人民币双向波动,而不是今年开始的单边增强。“强势的人民币对出口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我们已经从上周五的外贸数据上看出来。”他表示。

海关总署9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41万亿元,增长10.1%。其中,出口1.35万亿元,增长6.9%;进口1.06万亿元,增长14.4%。8月的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全线创下年内的新低。

另一方面,也有专家提醒,有关政策调整,并不能与人民币贬值画等号。“不是说要(一定要)贬值。”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张瑜介绍,现在汇率的价格有一个中间价的定价公式,按照这个机制,大思路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维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参考的外币组合)的稳定。

张瑜指出,5月份以来,一直到两周以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相对理性、稳定的——这可以从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在93-95之间的波动中观测到。

同时张瑜提到,最近两周可以观察到的一个信号是,CFETS指数有一个明显的回升,这就意味着人民币的升值相对于外

关键词: 政策调整 外汇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