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秋粮主产区:给黑土地盖上“棉被”
【资料图】
据经济日报报道,当前,吉林省秋粮收获已超九成,一台台农机在广袤的黑土地上隆隆作响。在四平市梨树县青堆子村,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这些天正起早贪黑地忙碌着。
“忙活了几个月,现在就等着丰收呢。我们合作社一直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肯定能保证粮食颗粒归仓。”韩凤香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广以玉米秸秆覆盖少耕免耕技术为主要内容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实施主体。今年,梨树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推广面积达285万亩,占全县玉米耕种面积的85%以上;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3283万亩,居全国第一位。
在当地农业、妇联等部门大力引导下,保护性耕作模式不断推广,韩凤香带领的合作社流转和代管的土地已从成立之初的15公顷扩大到845公顷,社员发展到158人,大型农机具增加到70台(套),韩凤香也成为当地有名的“巾帼新农人”。
一组农机走过,玉米地留下了一层厚厚的秸秆碎片。韩凤香告诉记者,这些碎秸秆就像是给黑土地盖上了一层厚棉被,保护黑土层不被风蚀或水蚀,而且秸秆腐烂后可有效增加腐殖质,起到肥沃土壤、保水保墒作用。推行保护性耕作模式以来,合作社经营的农田平均每公顷玉米产量由1.8万斤增加到2.2万斤。
数据显示,2021年,吉林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位居粮食主产省第二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全省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万个,其中农机合作社达6300多个。
今年,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还开始了新探索——打造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试种200亩鲜食玉米。“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后,合作社农田的土质逐渐变得肥沃起来,再加上精选品种,种出的鲜食玉米口感特别好,早早就被订购一空。”韩凤香说,明年合作社将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幷在鲜食玉米收获后补种秋菜,争取给合作社成员带来更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