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法国“阵风”战机的优长与短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阵风”为何没成为“一阵风”——探究“阵风”战机的优长与短板
2022年,“阵风”战机再获新订单。如果不出意外,印尼将引进42架“阵风”战机。正式交付之后,印尼空军将拥有亚洲较大规模的“阵风”战机机队。
然而,从1986年“阵风”战机首飞时起,一直到2015年之前,该战机除了装备法国海军和空军之外,一直没有获得其他国家的订单。甚至当时有评论质疑——“阵风”战机会不会成为国际军贸市场上一掠而过的“一阵风”。
近些年,在四代机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阵风”战机外销之路却走得较顺。2015年起的8年时间内,该战机已经外销278架,合同总金额超过540亿美元,平均单价达2亿美元,裸机单价几乎与F-35战机持平。
为什么“阵风”没有成为“一阵风”,反而被多国相中?光环之下它的本领究竟如何?与五代机存在代差的客观形势下其未来发展之路如何?本期“热点兵器”,让我们聚焦“阵风”战机。
高性能并非该型战机研发的唯一出发点
20世纪70~80年代,冷战中的美苏阵营剑拔弩张。“幻影”2000战机已无法保持优势,法国空军和海军迫切需要新一代战术战机,来取代当时的“幻影”“超级军旗”“美洲虎”等机型,并实现主力战机型号标准化。
1979年,法国达索公司承接了新一代战术战机研制任务。法国国防部对其要求是:第一,具备低速性能和大迎角飞行能力,可用于近距作战;第二,可完成多目标中距空战任务;第三,具备大速度范围以执行拦截作战任务;第四,拥有650千米以上作战半径,可在对手防空火力外实施打击;第五,可在航母上短距起降,实施全天候作战;第六,具备一定隐身能力和电子对抗能力。
但是,追求高性能并不是这型后来被称作“阵风”的新一代战机研发的唯一出发点。法国航空工业长期以来一直秉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即便在多国合作项目中也极力保持其主导地位。作为屈指可数的有独立研发先进战机能力的国家之一,法国在制订该战机研制计划时,就考虑到了对自主研发能力的秉持与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