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更多资源 培养艺术观众 全球观焦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香港商报报导,作者何子煜今天发表的文章说,每当提及产业发展,社会各界普遍都期待政府承担“更有为角色”,动用公共资源为该产业提供动力。然而,公共资源有限而发展需求无尽。如果单凭公共资源的一己之力,最终只会形成“吊盐水”的困局,也就是说个别产业的发展高度仰赖政府的投入,而失去创造自主营收、从而健康发展的机会。因此,获得社会理论政策与艺术议会(Conference on Social Theory Policies and the Arts)首届终身成就奖的Kevin Mulcahy教授就提出,艺术管理者理应承担作为企业家的使命,开拓观众消费、慈善捐赠和政府投资三方面的资金。可惜的是,如何有效地拓展观众,让一群忠诚的观众成为艺术团体长远而稳定的收入,一直是香港艺团未能破解的关键难题。
布达佩斯艺术工厂的“自力更生”
在笔者游历欧洲期间,有幸到访布达佩斯艺术工厂(Budapest Art Factory),并体验到另一种关键的发展路向。工厂由毕业自匈牙利美术大学(Hungarian University of Fine Arts)的Marta Kucsora创办,她在留学归来之后与两位同学合作,将一个老旧的涡轮机工厂变成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展览空间。由于考虑到申请政府资助的流程复杂,同时举办的活动也要层层审批,这些局限鼓励了Marta决定全靠营收和捐助营运机构。Marta认为,要做到“自力更生”的关键就是拥有一大群优质而忠诚的顾客,因此Marta透过两方面的策略积极开拓观众来源。
第一,吸引本地观众。Marta的机构热衷于组织不同的展览,更推出了展览、酒会、对谈、工作坊多种元素合一的观众深度体验活动。在活动中,观众除了能够欣赏和购买展出的作品,更能够与创作的艺术家一对一交流,充分瞭解作品的创作意念来源和技术的巧思,甚至能够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尝试模仿或实践一部分的内容。
第二,扩展国际声誉。Marta的机构推出了艺术家驻留计划,在十年间吸引了来自英国、德国、瑞士、哥伦比亚、南非等四十多位艺术家。这些艺术家能够在工厂里进行为期大约一个月时间的驻留,他们会进行个人的创作活动,或是与其他驻留的艺术家合作,推出一些联合创作项目。在离开之前,每位艺术家都会有展览作品的机会,让艺术家在布达佩斯建立名声的同时,也让机构与艺术家的支持者建立联系网络,为未来吸引来自国际的支持者创造了良好的基础。Marta的机构透过上述的策略获得了一定的收入,支持他们继续将机构营运下去。
政府可支持市民踏出第一步
文章说,除了布达佩斯艺术工厂,致力于“自力更生”的艺术机构在欧洲屡见不鲜,教育发展基金会(FED Council)的Anne Bamford教授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欧洲具备较丰厚的文化土壤,观众从小开始已经得到接触文化艺术活动的机会,在成年后就自然乐于持续参与和消费,这正是香港难以满足的条件。早在2008年,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的陈清儒教授指出,香港之所以在文化方面竞争力较弱,是由于政府对于软件,也就是观众发展的关心程度不足。到2009年,经济机遇委员会胡恩威亦表示观众培养是香港比较薄弱的领域。虽然政府透过康文署的观众拓展办事处推出了不同教育计划和社区体验活动,但上述问题仍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要付费观赏话剧、舞蹈、购买作品这些行动更容易令人却步。
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台湾地区同样面对忠实观众不足的问题。因此,台当局在2010年通过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中的第14条,就明确指令政府部门“得编列预算补助学生观赏艺文展演,并得发放艺文体验券”。值得注意的是,发放艺文体验券跟香港过往政府派钱的成效绝不一样,因为艺术文化券是为市民提供一个消费的理由,而只要成功踏出第一步,例如是购买第一张唱片、第一本实体书、第一张表演艺术的门票之后,市民对于在艺术文化领域的消费就会更加有信心,从而转变成为持续的消费模式,这种说法在台湾的经验中得到了实证支持。按照台湾地区文化部文创司长陈悦宜的估计,12亿元新台币预算的艺术文化券能够创造出超过50亿元新台币的产值,换句话说乘数效应达到了4.17倍。
文章说,更重要的是,许多以往首次领取文化券的民众已经养成了长期的艺文消费习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晓彦所言,他同意艺文体验券就是台湾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明显飞跃的关键措施,更是台湾文化产业得以健康成长的基础。在新一年的财政预算案即将出台之际,相比起推出划一的消费券,政府可以推出香港版的艺文体验券,从而鼓励仍有迟疑的市民踏出艺术文化消费的第一步,促进他们日后体验更多艺术活动、购买更多文创产品,长远成为忠实的艺术支持者。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业界就能够脱离“吊盐水”的困境,发挥市民优越的消费能力而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