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期货 >

CPI观察:9月食品项拉动CPI加速上涨 四季度或将继续走高-观热点

来源: 卓创资讯 时间: 2022-10-27 15:43:4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章导语】

9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当月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8%,涨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升成为CPI上涨的核心动力。我国目前整体通胀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在全球经济体高通胀的背景下,输入性通胀或将抬高我国四季度通胀水平。

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抬升我国CPI水平。9月国内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8%。环比来看,鲜菜、猪肉、蛋类和鲜果分别上涨6.8%、5.4%、5.4%和1.3%。同比来看,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上涨8.8%,其中粮食、猪肉、食用油、鲜菜、蛋类和鲜果分别上涨3.6%、36%、8.3%、12.1%、7.3%和17.8%。从9月的CPI数据中可以看出,9月份食品价格的上涨成为我国目前通胀上行的主要推动力。同时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9月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8.64,同比上涨近13.61%,环比上涨近4.75%,侧面印证了当月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究其原因,受高温天气影响,鲜菜和鲜果供给有所下降;猪肉和鸡蛋需求则受开学季和中秋节影响回升,带动价格上涨。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就是食品的通胀。从图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食品项的波动远远大于非食品项,且对整体通货膨胀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与居民消费结构有关,班尼特定律认为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营养丰富的肉类、蔬菜、水果的消费会大幅增加。食品项中的农产品和畜牧产品不同于工业品的供应格局,非理性的惜售、压栏行为会在短期使其产生较大的供需错配,从而致使其价格上涨速度较快,对CPI整体水平造成较大冲击。相对于食品项,非食品的价格比较稳定,产品供应调整能力较强,且消费替代品较多,单一产品的价格变动不容易引起CPI水平的大幅波动。

目前来说,食品项和整体通胀水平都在上涨,非食品项下降,食品项的价格上涨仍是我国通胀上行的主要驱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这种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在未来或将导致食品价格对通胀水平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

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抬升欧美通胀水平,对我国形成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从全球视野来看,国外发达经济体的通胀仍然较高。9月份欧元区CPI持续上涨,录得9.9%,创下历史新高;英国CPI录得10.1%,涨幅处于40年来高位,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成为其通胀上行的主要贡献者。美国CPI虽然有所下降,但是通胀粘性较强,在强加息作用下通胀下降速度仍比较缓慢。其中食品、房租、医疗和教育等价格仍然在持续上涨,侧面显示其国内需求仍然比较强劲,实质性衰退并未到来,美国通胀或将继续处于较高水平。今年以来,高温干旱导致部分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同时美国小麦减少出口,黑海粮食协议再起争议,粮食出口恐生变数,粮食供应链再度受阻,供给能力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粮食价格存在持续上涨的可能性。此外,原油价格在10月初出现反弹,价格仍处于较高位置,下行驱动不足。国外商品的高价格将给我国带来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预计今年四季度国内CPI仍会有所上涨。

从中国、美国和欧盟的CPI水平综合来看,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CPI上涨的关键,因此农产品价格或将逐渐成为各国控制通胀的重要锚点,对相关产品的价格进行持续跟踪将成为了解通胀预期的主要途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