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后,国际投行纷纷上调理想汽车目标价!理想为何被看好?-每日热闻
三季报后,投资者对理想汽车(2015.HK)的分歧非常严重。不过,国际投行却纷纷上调了其目标价。
美国银行是这样表示的:
“尽管理想汽车第三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且亏损远超预期,但仍坚定看好,维持对其‘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29美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理由是,电动汽车渗透率不断上升、豪华/高端市场需求强劲、以及该公司坚实的新车型产品线!
美资投行富瑞表示:
“考虑其混动市场的领先优势,加上其精准产品定位及经营优势,即将推出的L系列车型比例增加,以及运营效率提高带来的规模经济,上调其明年及2024年盈利预测至40亿元及100亿元,反映增长前景更为乐观。”
除此之外,高盛、大摩、花旗等投机投行,包括众多中资投行也都表示看好!
为什么理想汽车会比较特殊?
因为,在造车新势力里,理想的起点是最低的、且最不被看好,但却成功实现了逆袭。
比如说,理想汽车的成立时间是2015年7月,晚于其他两个品牌;比如,理想汽车首款车交付日期是2019年11月,而其他两个品牌的累计交付均已过万;再比如,从成立到IPO,理想汽车的累计融资金额也是最少的,不仅低于小鹏(9868.HK)和蔚来(9866.HK),甚至低于威马汽车。
但是,今年前11个月,理想汽车的销量为11.2万辆,高于蔚来和小鹏;截至11月底,理想汽车市值230亿美元,同样高于蔚来和小鹏汽车。
接下来,从理想的产品策略说起。
理想的策略是大产品、压爆款,确保每一款车都有足够的竞争力成为爆品。用理想自己的话说,理想L8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小鹏G9,而是BBA用户,抢BBA的市场。在这样的要求下,理想要求在设计、综合产品力、大空间上做的更加出色。于是我们看到,在L系列上,贯穿头尾部的超级星环成为了理想最显著的设计语言,也是第一次清晰定义了自己的设计语言。
为什么定义“奶爸车”?
因为中国过去都是以新车购买为主,但现在转成了60%的换购和增购,且比例会持续提升。其中,家庭的购买占比越来越高,同时贵的车占比也越来越高。
理想ONE这款车,属于单一爆品,但其实是理想汽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的孤注一掷。其实,理想走的是类似苹果的“产品组合的爆品策略”。简而言之,就是用更多的价格区间提升市场占有率,反映在产品上就是L9到L6的四款车型。
理想并不是为每一款车做单独开发,而是采用“平台化战略”的方式。用理想自己的话说,所有的车都是三个平台(电驱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做任意组合,就像苹果14系列分别有“14”、“14 PRO”、“14 Plus”和“14 Pro Max”。
这也是为何,理想很大部分的研发投入都是在平台的研发上。同样,也正因为这样,与蔚来和小鹏不同,理想实现盈利的时间可能是最早的,而且潜力是最大的。
下一个问题,从“1”到“10”,理想如何跨越?
第一步,借助于L系列拿到30-50万SUV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占到15%-20%的份额;第二,借助于增程SUV和纯电车型,做到30-50万整个乘用车市场的第一;再往后,主攻20-30万的市场。
这也是为何,理想会特别提到“2023年最重要的是理想L7的交付和纯电车型的发布和交付”;定价在30万以内的理想L6,并不是现阶段的主攻方向。
这背后是什么逻辑?
一句话,跟蔚来、小鹏四面出击不同,理想的策略是把这个阵地攻克之后,再去打下一个阵地。明白了这个,也就理解了理想现阶段为何没有轿车车型、没有30万以下的车型、也没有纯电车型。当然,随着动力电池续航达到了1000km水平,理想接下来也会陆续推出纯电产品。
但可以看出的是,理想的每一步走的都非常克制,没有盲目铺开更没有为了销量而走“车海战术”。
最后,理想画了这样一个饼:
“今年的年收入预计在400到500亿人民币之间,明年有机会冲击年收入1000亿元。如果升级矩阵组织成功的话,1000亿只是我们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