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消费 >

月饼年年卖今年怪象多 “养生月饼”藏猫腻

来源: 新京报 时间: 2017-09-19 11:33:34

月饼年年卖今年怪象多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月饼》新国标实施两年,用料不足问题仍存在,“养生月饼”、“港澳月饼”等藏猫腻

月饼新国家标准实施两年以来,中秋市场的乱象仍未消除。

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公布GB/T19855-2015《月饼》国家标准。新国标对于月饼中馅料含量、配料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新京报记者日前走访市场发现,不少月饼产品仍存在用料不足、违规标注,甚至违规添加药用成分等。此外,部分内地品牌还山寨“港澳”产品,朋友圈热销的“私房月饼”多为三无产品等。

有专家认为,月饼新国标对于用料不足问题起到了一定规范作用,如水产月饼中的水产品含量标准从过去的3%提高到5%。但以往用“水果味”、“鲍鱼汁”打擦边球等市场乱象依然存在。消费者应尽量到正规渠道购买品牌月饼,才能吃到真材实料并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一款在售的“凤梨月饼”,实际为冬瓜蓉调制,无水果成分。孙阳 摄

怪象1 鲍鱼月饼含量不足

《月饼》新国标对各类月饼中的主要馅料成分含量有明确规定,如水产制品月饼中的鲍鱼、虾米等水产品的质量分数不能低于5%等,但仍有一些商家存在用料不足问题。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网上店家“澳门香香食品特卖店”销售的标称中山市香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七星伴月”、“皇家鲍礼”月饼礼盒中,配料表显示其鲍鱼或鲍鱼片含量均为≥1%。但按照上述两款产品所执行的GB/T19855-2015《月饼》标准,鲍鱼或鲍鱼片含量需≥5%。也就是说,这两款产品所添加的鲍鱼馅料,低于国家标准规定含量。

北京稻香村食品厂副厂长郭亚萍对新京报记者介绍,月饼新国标是推荐性标准,企业根据自愿采用,而一旦采用就必须严格遵守。

集味村网店所售的“集味村御世尊品豪华礼盒”售价达428元,但其鲍鱼海参月饼配料表显示并无海参、鲍鱼成分,取而代之的是鲍鱼汁、鲍鱼酱和海参酱。参与月饼新国标制定的日威食品有限公司质量部罗经理认为,该产品同样涉嫌违规。

一些月饼还通过鲍鱼与其他食材的组合规避用料不足的问题。如谛品居食品网上专营店销售的“万利园鲍鱼双黄月饼”礼盒,其鲍鱼双黄莲蓉月饼中的鲍鱼含量仅为≥2%,该月饼标注的是“蛋黄类”而非“水产类”。日健食品网店销售的“日健月饼十大团圆”礼盒将五仁鲍鱼月饼标注为“果仁类”,其中鲍鱼含量仅≥3%。因为未标注“水产类”,从而逃避了国标的约束。

罗经理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月饼时要注意查看配料表打印是否清晰、馅料成分是否和口味相符,还应特别注意观察水果月饼、莲蓉月饼、鲍鱼月饼里是否有水果、莲子、鲍鱼等成分。

怪象2 果味月饼普遍不含水果

尽管月饼新国标规定了馅料主要成分含量,但业内人士表示,只要商家在月饼包装上用“XX味”标注,就可规避用料不足带来的违规风险。而在所有品类中,水果月饼已成调制口味馅料的“重灾区”。

9月15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一些大型批发市场发现,用冬瓜蓉调制的水果味月饼约占整个水果月饼市场八成以上,一些产品极具迷惑性。

标称北京宇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广式月饼,其包装正面未标出任何口味字样,饼身上印着“凤梨”两字,配料表上显示是“凤梨月饼”,但标注的原料成分实际为冬瓜蓉,并无果肉成分。

而在线上,由于商品包装信息不全及宣传内容的模糊性,很容易使消费者将“水果味”月饼与真正的水果馅料月饼混淆。比如“河南特产网上粮店”售卖的散装水果口味月饼,不少消费者评论其“都是添加剂,哪来的水果”、“就颜色不一样,都是糖浆做的”。

成本低是多数商家选择用冬瓜蓉替代水果馅料的主要原因。一家散装月饼生产商告诉新京报记者,“真正的水果馅料成本太高,最便宜的也需20多元一斤,而冬瓜蓉馅料每斤仅需几块钱。”

新京报记者在阿里巴巴平台查询到,某款凤梨味冬瓜蓉馅料售价158元/15kg,而某款凤梨果肉蓉(含凤梨和冬瓜蓉)售价为8.35元/220g,二者单位价格相差3.7倍左右。此外,以豌豆调制的“绿豆蓉”和绿豆沙之间的价格差可达1.8倍以上,而真正的白莲蓉价格约是白芸豆调制品的4倍之多。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朱念琳近期在北京月饼文化节上表示,冬瓜蓉本身没有问题,但企业在标注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避免误导消费者。

关键词: 怪象 月饼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