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彭小莲以知识分子眼光书写 把悲恸埋在电影里
《假装没感觉》剧照。
《美丽上海》剧照。
《上海伦巴》剧照。
【一种怀念】
6月19日上午10时许,中国导演、编剧彭小莲因病去世。彭小莲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近年来淡出公众视野,常被当作“陈凯歌、张艺谋同学”提及。彭小莲是“第五代”最重要的女性导演之一,她的文化意义鲜少被人书写。
彭小莲最被人所知的电影创作是她的“上海三部曲”,《假装没感觉》《美丽上海》《上海伦巴》三部电影以不同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记录下一代代人在历史中不断挣扎,为保持尊严而付出的努力。在这些电影中,彭小莲以女性知识分子的眼光来书写献给上海的情书,将人情、人性和城市性格结合,将上海的独特气质与女性意识有机结合,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影像印记。
2002年拍摄的《假装没感觉》关注的是石库门里的普通市民,彭小莲从家庭作为切入口,讲述了三代女性对婚姻爱情的不同处理方式,表达自己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关怀。
2003年,电影《美丽上海》问世,这部电影延续了以家庭关注女性的故事模式,以一个上海没落贵族的重聚为核心,着重刻画四个兄弟姐妹的矛盾与亲情,探讨了女性觉醒和几代人的困惑。彭小莲出色地把握了城市语境,呈现出既残酷又温情的上海生活,其中对感情的细腻描绘足以看出导演的功力。
2006年,这个系列的第三部《上海伦巴》问世。这一次彭小莲把镜头对准传奇明星赵丹和黄宗英的爱情故事,以拍摄经典电影《乌鸦与麻雀》的过程为故事主线,表达了自己对上海老一代电影人的致敬。
彭小莲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请你记住我》,故事呼应了《上海伦巴》,把现代青年的爱情和赵丹、黄宗英的感情做对比,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迷影电影”,可惜这部作品几乎没有获得影院排片,看过的人数寥寥,如今回忆起来,让人感到些许唏嘘。
当同学们光环加身,一部部大作横空出世的时候,彭小莲拍纪录片去了,她的内心有化不开的理想主义情怀和对父辈的深情。事实上,彭小莲曾受到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的深刻影响,这让她的创作在“第五代”中独树一帜,具有了不一样的文化品格。她的作品不追求宏大叙事和形式主义,而独具一种知识分子式的思辨性。
彭小莲的父亲彭柏山是“左联”的作家,是鲁迅的学生,1953年成为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她的母亲朱微明曾在《大公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十余份报纸担任过编辑或记者。彭小莲是读着鲁迅和萧红的书长大的,而父母日后的流离遭遇更让彭小莲对记录真实有一种执着,也让她具有一般中国导演不具备的历史沧桑感,她悄悄把悲恸的人和事埋在了电影里。
小川绅介从彭小莲的剧情片《女人故事》里看出彭小莲有拍纪录片的潜质,“有一对圆圆的眼睛,快活的彭小莲的身上所背负的,就是中国现代史”。小川逝世后,他的遗孀请彭小莲完成丈夫的未竟作《满山红杮》。《满山红杮》完成后,曾获得2001年日本十佳纪录片奖,也成为小川和彭小莲的代表作。
彭小莲在小川绅介身上看到纪录片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抓住拍摄对象的生命。“在这样的拍摄中,我逐渐找到了一种对人、对事的观察角度,哪怕一个物件已经被灰尘盖满,我也渐渐知道如何抹去那尘土,看清灰尘下物件的原形。”借着这种能力和心底里痛彻的情感,她终于动手开拍纪录片《红日风暴》,纪录跟父亲一样的“胡风分子”的命运,这其实也是对个人历史的一种回溯。
彭小莲可以说是一位作家型导演,拍摄之外,她写过大量的散文随笔,既有记录自己家庭和父母的历史性文章,也有涉及电影的专业性评论,她身上难得保留了知识分子的坚持。在她去世前一年,她还通过公众媒体的采访向大众推荐了她愿意带去孤岛的五本书:《乌合之众》《李普曼传》《爱默生与中国——反思个人主义》《城堡》《通往奴役之路》。这些书直接反映了彭小莲导演的精神世界,折射出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在一篇叫做《那些说不出的慌张》的记录彭小莲的文章中,作者有这样一个描述:童年,父亲每次短暂回家,彭小莲就有一种惊慌:这次肯定长不了。慢慢地,她发现,人世间好像什么都长不了,没有不死的东西,没有永恒,而她想要。如今看来,这样的描述像一个谶语:生命固然有期限,而彭小莲导演用自己的创作完成了永恒。 □余余(影评人)
语录
当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候,人们总是以为伴随而来的是精神生活的丰富,可是一切都恰恰相反,人们变得浮躁起来,于是大家在一起谈电影、做电影的时候,忙的都是电影以外的事情,至于电影的品质、内容、电影语言、演员的表演、还有故事本身都留到最后被谈论,甚至不再谈论。
——《电影,另一种生活的可能》彭小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