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基ETF+smart beta类产品争奇斗艳 基金公司花式比拼
今年早些时候,科技类ETF基金发行一度极其火爆,基金公司对此类产品“趋之若鹜”。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采访发现,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在ETF赛道上的比拼劲头十足:一方面,部分基金公司重回宽基ETF赛道;另一方面,smart beta类产品引来各类机构争相布局。与此同时,还有基金公司继续深耕行业主题类ETF,坚守热门的科技类产品的大有人在,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希望另辟蹊径,寻找细分领域中的机会。
ETF日益多样化
Wind资讯数据显示,进入二季度以来,全市场发行的ETF产品日益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一方面,宽基类ETF及其联接基金出现不少“新品”,例如中证800、中证500、深证100等宽基指数类ETF产品陆续推向市场。布局其中的基金公司,除了一些希望通过宽基类产品试水ETF基金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外,也不乏部分实力雄厚的头部基金公司。另一方面,smart beta类ETF产品,也持续获得机构关注,在设置了红利低波等因子后,这类ETF演化出不少新产品。例如景顺长城红利低波动100ETF以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为标的指数,采用完全复制法,即以完全按照标的指数成分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为原则,进行被动式指数化投资。
除此之外,一些区域类指数衍生出来的ETF基金产品,也获得机构的青睐,兴业中证福建50ETF、招商中证浙江100ETF等基金产品目前也正在发行之中。其中,招商中证浙江100ETF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中证浙江100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
而此前行业追捧的行业类和主题类ETF基金产品,特别是一些科技类ETF,当前还有基金机构在坚守。例如半导体芯片、5G通信主题等等ETF及其联接基金,也是二季度以来一些公司的重头产品。
“ETF产品的整体发展,和我们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逐步壮大密切相关,也和资本市场的改革进程相关。从发达市场经验来看,国内ETF基金市场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各家机构可以选择的路径也还很多。”一位ETF基金经理表示。
赛道竞争激烈
对于基金公司在ETF赛道上的花式比拼,行业人士认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一赛道竞争激烈。
“宽基类ETF产品,其实是相对的‘红海’,先占优势突出,目前来看,主流宽基指数都有ETF基金产品推出,后续再切入的难度大、成本高。科技类行业和主题ETF,本来是比较容易推向市场的产品,但受监管因素的影响,也出于ETF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面临阶段性的受限。不过也有基金公司仍然在上报这一类产品,但是也在其中另辟蹊径,例如沪港深三地市场的科技类ETF基金产品。”有基金公司产品部门负责人表示。
同时,对于smart beta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基金公司将此视作比较难以突破的类目。“smart beta的产品,一大限制因素便是因子的有效性和认可度的问题。红利、低波、高股息等等因子相对而言,更易向市场推广,而另外一些因子,例如价值因子等等,就很难打动投资者。如果基于此研发smart beta类的ETF产品,那么市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位量化和指数投资的基金经理指出。
而对于一些区域类指数衍生的ETF产品,上述基金公司产品部门负责人就认为,这样的产品布局适合顺势而为,完全的白手起家存在不小的压力。“区域类指数衍生出ETF基金产品,有其市场的需求。但是这些指数的有效性等,我个人认为需要观察。如果已经有区域主题类基金产品的投资经验的基金公司,不妨在这些指数上开发ETF产品”。该负责人表示。
ETF并非基金公司“标配”
与行业内众多基金公司布局各类ETF基金产品形成比较的是,目前行业内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在ETF产品领域仍然是“白纸一张”。
“中小公司这么做的原因比较简单,毕竟ETF在培养培育方面的成本开支不小。如果公司的产品未能有一定的规模,或者不能形成较好的产品序列,那么前期投入将会是压垮这一产品创新的一座大山。目前有不少中小基金公司拼命挤进ETF的赛道,相信未来将有一部分公司会无所收获、黯然退出。”华宝证券基金观察人士认为。
至于一些大中型基金公司并未涉及ETF基金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比较好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公司在ETF产品上的布局为零,因为我们认为ETF不是擅长的领域。我们更希望将主动权益投资做大做强。公募基金行业足够大,被动指数类产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么主动权益类产品更不会缺席资产管理的大时代。术业有专攻,我们有专注的领域。”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管理层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