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小时之后,直播开始,满怀期待的财经记者们才发现,自己真的OUT了。挑战无关投资业绩,居然是羽毛球挑战赛。然后,还有各种评论:终于看到欧巴了……帅呆了……全能一哥……
挑战直播的,还有交银施罗德的基金经理芮晨。上周日,芮晨在登机前,用美拍录了一段视频,汇报了近期对市场的观点并列举了几大理由。当然,芮晨也没忘插播一则小小的广告,他自己的基金产品正在发行。
“最近直拍和录拍很火,作为非常看好新兴产业的基金经理,我今天用这个新兴工具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近期的观点。”芮晨边走边拍,并指出,创业板仍在牛市途中。
冷静!最终还得拼实力
严谨、低调、认真、正经……这是投资大众公认的财经圈人物的典型特征。但忽然间,网红经济的迅速蔓延,令财经圈也走在了“吸粉”的网红大道上。
然而,迅速抢占眼球的网红能一直火热下去吗?客观地说,风格奇葩或独特的直播方式,仅仅是容易博得大众眼球。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分析师抑或基金经理,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实力。
券商分析师终究不是走红毯的明星,他们不可能靠颜值就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基金经理也更不可能靠45度角自拍,便取得优异的投资业绩。金融行业的工作性质,注定了其必须严谨地结合宏观、微观基本面对经济作出准确的判断,必须细心地分析大量的数据,得出靠谱结论。
这期间,走非传统路线取得大家关注无可厚非。因为网红经济的本质,毕竟是传统商品寻找的新营销路径。但仅仅是营销而已,财经圈毕竟不是娱乐圈,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专业态度,一时的网红最终是昙花一现。
资本躁动症:数不清有多少钱在背后推波助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