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历史课》第一季收官 游戏可以承担更多社会意义
原标题:《王者历史课》第一季收官, 传统文化需要多元载体和多元表达
随着《当王者遇见昆曲》播出,《王者历史课》第一季收官。在整季十集节目中,《王者历史课》选取诸如历史人物、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传统元素进行综艺化创作,借马东、马伯庸、蔡康永等名人之口向玩家呈现了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官方对这档节目的定位是“借王者说历史,以更有趣的方式让召唤师们了解历史故事”,目前从出发点和收视效果来看,《王者历史课》所做的事情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作为国内首款由手游品牌推出的文化节目,《王者历史课》在《王者荣耀》和每期名人讲师的双重流量引擎驱动下,获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最近一期围绕游戏内甄姬皮肤制作的特辑节目《当王者遇到昆曲》,单集播放量超过2000万,不少玩家纷纷表示被《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圈粉”,获得了流量和口碑的双丰收。此外,粗略统计第一季总播放量逼近2亿大关,这在注意力稀缺、内容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已然不错,而“游戏+文化+综艺”这一新的模式可以带来的思考则更有价值。
传统文化:不断被编码以适应需求
广义上讲,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并继承下来的包括物质、制度和思想等层面的东西; 从狭义上讲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和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近年来,学界和文化界多次呼吁社会重视传统文化传播和教学,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中复苏的步伐仍举步维艰,主要原因之一是在于作为互联网主体的年轻群体没有更好的渠道接触和深入了解。
基于此,传统的现代表达显得极其迫切。正如央视之前强调“编码传统文化”,今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好故事》、《朗读者》等文化向综艺节目接连推出。《王者历史课》和前者一样,也是基于传统文化内容,用现代的、网络的、趣味的方式把传统文化重新编码,以更好地传达到受众的面前。作为一款基于游戏而制作的综艺,《王者历史课》除内容与游戏进行结合以外,还有其他不一样的地方。考虑到《王者历史课》更多面对的是玩家群体,而玩家群体又是互联网的重度用户,所以在节目制作中加入了辩论(第五期)、直播(第十期)等形式以显得更加丰富多元。
互联网:文化载体多元化与文化内容的新整合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有着复杂的感情,传统复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课题,但无论如何,留存以及发扬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任务。
在多元化的文化载体背景下,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再包装、整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传统文化在网络中更多表现为小圈子文化,如诗歌圈、古风圈、汉服圈不一而足,在不评价其传统基因的前提下可以发现,传统文化缺乏在互联网中的整合性。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较为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缺少大流量的引流以及大范围的受众。所以诸如《王者历史课》此类节目,基于其IP源头《王者荣耀》的上亿玩家,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广泛受众,使之有再次成为大众流行的可能。
游戏:可以承担更多社会意义
游戏是凝结着丰富文化资源的载体,游戏完全可以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尤其是《三国杀》、《天龙八部》、《王者荣耀》此类基于传统文化内容的游戏,游戏的载体属性和文化属性更加彰显。游戏天然是娱乐的,这并不阻止游戏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王者历史课》则是在做这一方向上的尝试。如腾讯互娱市场总监张雅缇曾在一次专访中透露:“对于这一档节目我们是没多大野心的,但是对于 《王者荣耀》来讲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塑造人们对游戏价值的全新认知,基于此,我们希望能一直坚持做下去,并努力把它做得越来越好。”
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极其长期和艰巨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付诸阙如,《王者历史课》这类节目是非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传播力量,它们的加入也客观说明传统文化再次抬头的迹象。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力量都是“正规军”,比如今年8月举行的《王者荣耀》文创共生行业发布会上,《王者荣耀》表示传播传统文化需要有宏观的眼光和长远的打法,而《王者历史课》就是这样的重要实践。
《王者历史课》第二季将在明年初开播,第二季将会有全新的变化非常值得期待。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如:选取更多具有知识、文化标签的嘉宾作为老师,使用更加丰富的节目制作技巧,设置更加高效的场内外互动等内容或许会是《王者荣耀》未来会尝试的方向。当然,这对于《王者历史课》之类文化项目是一大步,但对于传播传统文化则是一小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展现和传递传统文化魅力,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