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榆林1200份“暖心包”送给外来滞留遇困人员-焦点简讯
为切实解决因疫情滞留榆林的外来遇困人员生活需求得到及时保障,华商报记者获悉,榆林市民政系统全力做好民政服务机构和社区疫情防控,针对民政服务对象特殊困难群体和因疫情滞留榆林的外来遇困人员,开展“暖心帮扶”行动,面向榆林中心城区因疫情滞留的外来遇困人员免费发放“暖心包”——食物及御寒衣物。
【资料图】
疫情期间
榆林这些人可申请救助
目前,榆林市民政部门积极组织“急难问题快速响应队”,深入了解辖区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群众情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范围。对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或灵活就业受到较大影响,收入明显下降、基本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的,经本人申请,经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确认,给予临时救助金救助。
疫情发生以来,共实施临时救助96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4.6万元。成立了特殊群体救助工作专班,协调有关部门,重点对榆林市中心城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地联合巡查救助。目前,榆阳区救助站共接收受助人员18人。
滞留榆林遇困人员
发放1200份“暖心包”
11月24日以来,由榆林市民政局联合榆林市慈善协会开展的“为因疫情被滞留榆林的遇困人员免费赠送‘暖心包’的帮扶行动”,让有需求的在榆遇困人员及时得到帮助,首批装有方便面、火腿、卤蛋、面包、榨菜、速热火锅等应急食品的1200个“暖心包”、1200件棉马甲,已全部配发到了榆林中心城区的12个街道办事处。接下来,我们将做好外来遇困群众心理疏导、健康关爱和困难纾解等服务工作。
此次“暖心包”主要以保质期长且方便食用的应急食品为主,以确保外来遇困人员在疫情管控期间不忍饥受饿,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树立起战胜疫情的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温暖。
开通“先行救助,后补手续”绿色通道
网上申请救助83人次
对因疫情造成生活困难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及时开通“先行救助,后补手续”绿色通道,并根据紧急程度,采取现金或实物的方式进行救助,确保救助资金和救助物资能及时到位。
对受疫情影响户籍不在本地、暂时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因交通管控等原因暂时滞留的临时遇困人员和生活困难人员,可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其渡过难关。进一步畅通救助渠道,积极引导帮助困难群众利用“e救助”平台进行救助事项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目前,通过网上申请救助83人次,已审核通过21人次。
华商报记者 赵峰 编辑 李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