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天气越发寒冷,导致秋冬季节腹泻的“诺如病毒”也进入高发期,据报道,10月份北京已发生三起幼儿园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日常生活又该如何预防?
诺如病毒是什么?
据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了解,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具有发病急、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较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
专家介绍,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一般为2-3天,发病后1-3天是排毒高峰,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秋冬季为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感染高峰一般出现在10-11月。
诺如病毒通过什么传播?
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了解到,诺如病毒致病力很强,十几个病毒颗粒就能够引起感染,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后未洗净双手用餐是诺如病毒两种注意的传播途径。
据专家介绍,诺如病毒没有脂质包膜,对酒精和清洁剂不敏感,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和高温能将其迅速灭活。因此,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与病患密切接触是防控诺如病毒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