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已经超过50%。在老龄化社会步步走近的今天,养老院却面临着拥挤与空置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供给与需求的错位怎样形成?破除两难困境有无办法?养老院之外是否还有新的养老选择?本版今天推出“问诊养老院的空与挤”系列报道,用一线调查和权威解读,分析成因,寻求思路,以期有所借鉴。
一边是一床难求,一边是床位闲置。
这几年,云南在大力扶持养老院的过程中遇到了尴尬:在城市里,这边是简陋的民办养老院越来越难收到老人,那边却是条件优越、服务周到的公办养老院需求不断;在农村里,那边是针对五保户的床位空置,这边是一些有养老需求的老人无法入院。
这种养老资源错配的情况是如何造成的?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城市养老院冷热不均,有民办养老院一年多没来新老人
11月初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昆明市寿康老年公寓。这家已经营业了17年多的民办养老院坐落在市区内的一个回迁房小区里。养老院规模并不大,在小区里租了个独栋院子,辅以简单装修,设有40多个床位。
“茨菰肉、小瓜、大白菜汤……”走进养老院的院子,一眼就能看见黑板上写着当日的菜单和值班护工的名字。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一楼的大厅里聊天。
养老院并不大,共收住了32位老人。院子的一楼和二楼都被隔成了密密麻麻的小房间,有的房间放下两张床后,就只剩下一条极窄的过道,仅能容纳一个人侧身通过。
“我这儿一方面离城近,老人的子女们探望起来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收费便宜,大多数人都能负担得起,所以现在入住率还能勉强维持运营。”说起经营情况,寿康老年公寓负责人桂天钢有些无奈,“但我们已经一年多没有再接收新的老人了。”
据桂天钢了解,昆明民办养老院目前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他告诉记者,在隔壁区一家120人规模的民办养老院,现在也才只接收了30多个老人,有大量的床位空置。
“我们这儿场地小,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是很完善,老人们住进来,我们提供的地方也仅够他们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像那边公办的社会福利院,活动的场地很大,还配有专门的医生,想去的老人就很多。”桂天钢说。
桂天钢口中的福利院指的是昆明市社会福利院,下设有福利医院,有专供老人休闲锻炼的花园、操场,条件比普通的民办养老院要好不少。
昆明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李洪有告诉记者,以前,福利院对所有的老人都接收,老年公寓有120张床位对健康老人开放,但这导致福利院的床位非常紧张,排队申请等待的健康老人一度达到400多人。近一两年,为了更好地发挥福利院的托底职能,“我们基本只收生活不能自理和只能半自理的老人”。
标准的收紧,使得普通老人入住公办福利院更加困难。“根据我们对养老市场的分析,健康老人的养老方式还是应该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主。”李洪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