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我们有信心 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本报广州2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天,广州市政府新闻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专题新闻通气会(广州医科大学专场)举行。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回顾“非典”广州经验,介绍广医疫情防治特色和经验,并就治愈病人检测“复阳”、复工复产中防控关键点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4月底基本上可以恢复工作了。”钟南山说,我们有信心,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国内的源头在武汉,现在武汉下了很大力量进行疑似病例的鉴别、隔离。目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已经有空余病房了,说明患者陆续出院了。“及时隔离真的是最要害的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钟南山认为,这是本次疫情暴露出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的短板。
钟南山指出,新冠肺炎去年12月31日就已经明确,1月3日已经分离出病毒毒株,1月7日报告给了联合国,同时报给了地方和国家疾控中心,但信息仍然没有发布。“CDC的地位太低了,只是卫健委领导下的一个技术部门,要一级一级上报。在有的国家,CDC是直通最高层的,甚至可以直接向社会发布。因此,要提高CDC的地位,赋予其行政权,否则未来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
钟南山说,很多人对SARS印象很深,当时也做了不少研究。但是,人们会觉得这是偶然性事件,后续相关的研究就变少了。总的来说,还是大家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重视不够,没有持续的科学研究。
目前,广州医科大学推出了多种治疗方案。钟南山说,“大敌当前,用现有的安全的药是完全对的,空白对照在医学伦理上也说不过去,十几二十天研发新药根本不可能。”这些药物方案中,初步观察磷酸氯喹的治疗效果好一些,但是还有待观察。
重症病例为何难以治疗?钟南山分析,新冠肺炎跟SARS有一个不同点,就是患者小气道里的黏液非常多,非常浓稠。这是钟南山团队要研究的重点,“武汉危重病例病死率接近60%,我们准备挑战一下。”
钟南山特别提出,对于危重病例必须跨学科综合救治。每个专业有它的特长,传染病学科做好预防,但对于重症病例,更重要的是生命支持。“现在,正在密切观察已有的病例,对他们进行专业护理,在保持生命稳定的情况下,病毒的载量在不断下降。运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患者是可以过关的。”
广东省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14%出院患者“复阳”。对此,钟南山说,患者“复阳”可能有多种因素。核酸检测是最近才研发出来的方法,存在试剂本身的问题。检测的方法、采样方法对阳性率的影响很大。根据微生物的生长传播规律,一般感染后的患者,如果体内IgG抗体呈现4倍的增高,则可判断患者应该不会再被感染。“至于粪便、肠道有一些病毒的残余是有的,到底会不会再传染给别人,还有待观察。”钟南山说。
目前,正是复工高峰。钟南山说,之前我们的预测模型是回流之后又会出现一个高峰,但是到今天,预测的高峰还没有出现。现在上下火车、飞机都要检查,病毒自然传播的规律被打断了。“双管齐下这样做,我们有信心,病例数字不再上去。”钟南山提出,大企业人员聚集度更高,对于大企业复工要非常注意,建议员工间隔1.5米以上。“所有工厂的自来水龙头、下水道必须保持非常通畅。当年SARS时,香港有一个案例就是由于下水道堵了,粪便干燥造成了气溶胶传播。”
目前来看,中国新增病例已经少于国外增加的病例。国际病例增加会不会导致再过一段阶段,中国从输出病例国变成输入病例国?对此钟南山称:“有这个可能!全球需要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钟南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但未必发源于中国。从科研角度看,“首先发现”和“发源”不能划上等号,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判断疫情是来自国外。只有对新冠病毒进行溯源,有了结果,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
钟南山说,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爆发了3次冠状病毒疫情,SARS、MERS和新冠病毒。发现有冠状病毒感染,一定要马上防止扩散。如果我们能在去年12月初或是今年1月初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病例数将大大减少。我们曾经估计过,如果在1月25日才采取措施,而不是1月20日采取措施,新冠肺炎病患将达到十几万人。
“现在还不清楚,这个病毒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之前就有的?谁是第一例?我不相信只是穿山甲携带。”钟南山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