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进博 话机遇丨对中国大市场深信不疑 坚定执行本土化战略——专访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热点
携70余项创新产品亮相展台,其中包括1款“亚太首秀”、3款“中国首展”产品、“机器人总动员”三大手术辅助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及多项“进博会溢出成果”,在今年的第五届进博会上,美敦力集中展示了智能化、微创化、以人为本的全球医疗科技趋势。
自2018年参与首届进博会之后,美敦力已连续五年参展。“通过进博会这个大平台可以让创新的产品和疗法得以先行展示,得以进行先期交流,助力产品抢占上市先机。”在本届进博会期间,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在中国,美敦力是坚定的本土化战略执行者,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从前期风险投资、孵化,到中期研发、临床,再到后期销售和培训的全价值链布局。
展品彰显智能化、微创化、以人为本的医疗科技趋势
(相关资料图)
新华网:请您介绍美敦力在第五届进博会的具体展区设置。
顾宇韶:首先,今年与去年相比进行了展台扩容,展区从500平方米变成了600平方米;其次,我们带来了几款“亚太首秀”和“中国首展”的产品,现场总共有70款产品展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年来了一次“机器人总动员”,这是公司第一次,也是行业第一次,一次性地展示了三大机器人手术系统。
新华网:此前获批具有感知技术的脑深部神经刺激器,目前处于什么状态?
顾宇韶:其实,去年的第四届进博会我们曾展示过一款脑深部神经刺激器系统,很高兴通过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让它从展品变成了商品,今年该系统正在上市过程中,希望能够尽快帮助到帕金森和癫痫病人。
新华网:连续五届参与进博会,美敦力有哪些收获?
顾宇韶:连续五年的进博之旅,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通过进博会这个大平台让创新的产品和疗法得以先行展示,得以与行业客户、医生群体进行先期交流,通过这些促进了整个产品拿证上市的进程。比如,前几年我们的一款无导线起博器经过多次在进博会展示后,三年前成功上市,截至目前已有六千例的植入,患者最小年龄是14岁,最大年龄是104岁,先行展示有助于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进而帮助患者减轻病痛、促进健康。
新华网:“机器人总动员”可谓是本届展出的一大亮点,请您讲讲具体情况。
顾宇韶:本届展品集中在智能化、微创化、突出科技趋势及个性化服务。前几年美敦力曾特别强调过微型化,而今年进博会的现场,美敦力展示的是大型的、智慧型的机器人系统,其中包括首次在亚太地区展出的Aurora EV-ICD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系统;以及能更好地适配现有手术场景需求的Hugo RAS System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帮助提升慢性疼痛和糖尿病患者生活品质的Vanta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器,和可穿戴多参数监测设备BioButton,“机器人”系统可以让手术更加精准、便利,同时还能缩短手术时间。
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 顾宇韶
对中国市场满怀信心 继续坚定地执行本土化战略
新华网:近年来,美敦力在中国的投资和经营情况如何?
顾宇韶:在2021年6月,美敦力在成都正式投入使用了第二座创新培训中心,这让中国成为美敦力全球范围内、单一市场中唯一拥有两座创新培训中心的市场;2021年11月,美敦力与上海临港签署协议生产高端心脏类器械,这是医疗器械世界五百强公司在临港落地生产项目的第一家;2022年6月,在江苏常州美敦力和当地政府签署了美敦力康辉常州科技园的投资项目,这些投资项目都是穿越行业周期、穿越产品周期的中长期的战略性投资项目。
美敦力不断地在中国本土生产方面投资,希望将来相当大一部分的产品比例是在中国生产、销售。
新华网:美敦力在本土化方面有哪些举措,您如何看待中国医疗市场?
顾宇韶:在中国,美敦力致力于从展商变成投资商,是坚定的本土化战略执行者。自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美敦力已形成从前期风险投资、孵化,到中期研发、临床,再到后期销售和培训的全价值链布局。
就中国市场而言,因为有广大的患者群体、医护人员群体和工程师群体,我认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在将来一定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将是这个行业创新的策源地,同时也将成为全球医疗器械供应链的引擎。所以我们做投资项目时要看中长期,对于中国的大市场、世界的大机遇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这也给美敦力在中国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本土化项目带来信心和决心。
新华网:请您谈谈未来一年内公司有什么新的计划将实施?
顾宇韶:未来一年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本土化项目,包括一些中高端的医疗器械和疗法可以在中国实实在在地落地;也期待第二期的风险基金可以投入,更加关注一些本土创新企业,帮助其加快产品和疗法上市,甚至帮他们走出中国的国门,把疗法和器械推向全世界。(文/吴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