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坎:新房土地从哪来 深挖与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避让搬迁安置聚居点一般面积都不小,少则占地20-30亩,多则50-60亩,土地从哪儿来?
科学选址很重要。“发掘一些适宜人居的地方,并邀请地勘部门进行地质环境专业评估。”岳中凌说。
将营村的安置聚居点就选址在一片坡地上。“以前是稀疏的松树林,土壤条件也不适合耕种,因此一直没有好好利用。”王天新说,但这样一块地却适宜人居。现在,房子建在坡地上,不仅错落有致十分美观,松树也尽可能地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天然的装饰。
这样的选址也折射出一个原则:不占用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派上了用场。”何小兵说,尽可能把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区纳入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中去,把房子集中建到不适合耕作的地上去,把适合耕作的地腾出来。这样一来,规模较大的避让搬迁聚居点的土地就有了着落。“可以说,解决用地难,统筹依然立头功。”何小兵说,除了国土部门内部政策与资源的“共享”,还将有条件的避险搬迁安置户纳入“巴山新居”建设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也可以避免重复规划、重复供地。”岳中凌说。
至于小规模安置点用地,则由乡镇、村社集中协调,通过土地补偿、土地调整等方式解决。“还探索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退出机制,把农村闲置、零散土地变规整。”何小兵认为,该统筹的统筹,该整理的整理,一个个避让搬迁工程也让巴中土地得到一次次深度挖掘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