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晚报》的这一爆料迅速引起英国其他媒体和网民的关注。英国《每日邮报》在经过一番采访后添加了更多细节:房产有10间卧室,9个浴室,巨大的娱乐房间、室内游泳池以及绿草茵茵的庭院。报道附上大量该房产内部豪华图片。报道称,这处房产1856年时第一次出售时总价为7000英镑,现在房价已涨至每平方英尺(约0.09平方米)7000英镑。报道称,当地地政局的资料显示签约三方是皇冠地产、英国女王和王健林的妻子。《每日邮报》还专门介绍王健林,称这名中国地产富豪曾表示“伦敦的地价比北京要便宜得多”。
在英国媒体相关报道后面,也吸引了许多当地网民的议论。不少人表示担忧“中国暴发户会把这里搞得一团糟”。网民Stu-Hove称,“这的确是一幢漂亮的建筑,希望新的主人尊重它的历史遗产,用一种适当的方式维护它”。更多的议论是针对这里居住的富人。有网民说,“有人花8000万英镑买一幢房子,而我只能每天吃面包和豆子直至发薪日”。还有网民称,“除了福克斯顿房产商外,在这里居住的没有英国人。难道仅仅因为他们是富人,我们就让他们进入英国吗?”一名叫“安特”的网友指责《每日邮报》称,“求求你们,不要每天都报道这些富豪们如何享受他们的生活,如何花钱了。让我们这些工薪阶层看一些真正的平民生活,而不要总是那些阿布拉莫维奇们的生活。我们受够了。”另一名网民则劝他说,“还是应该祝福这位新房主!希望这里住下更多的富人,他们将支付大量的税,这样我们政府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实际上,近两年来,中国富豪海外消费一直被西方媒体关注。澳大利亚地产网20日称,“从豪宅到莫奈的名画,中国富翁2015年豪掷万金”。报道称,中国制造亿万富翁的速度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快,在购买炫耀性资产方面,这个群体正把俄罗斯的寡头和中东的贵族们抛在后面。
美国纳斯达克商业新闻网则称,最近,一群中国富人投资者向纽约威彻斯特县的豪华公寓豪掷了1000万美元,在投下这笔巨资之前,他们甚至没有一个人到现场实地考察。这群投资者的目的,部分是将资金转移出中国。报道称,在今年中国股市暴跌和经济放缓后,中国富人到海外投资的愿望更加强烈。中国当局加强了旨在防止资金流出的措施,但富人担心人民币贬值后他们的财富会缩水,这促使他们将大量的资产转移到国外。
在海外购置房产的富豪中,来自俄罗斯和印度的也不少。两国民众对这类新闻也“津津乐道”。俄罗斯《新消息报》称,俄富豪阿布拉莫维奇于2011年在伦敦购买的9000万英镑的豪宅。俄大亨贡恰连科则以破英国纪录的1.2亿英镑购买了伦敦一幢属英国二星级历史建筑的汉诺威大宅,此前他在伦敦已有三所豪宅。报道称,目前在英国售价600万英镑以上的豪宅中,有20%是在俄罗斯富豪们的名下;中国富豪占英国豪宅市场购买者的4%,刚超过来自印度的购买者,美国和中东的购买者占6%。
对俄富豪在海外购豪宅,《莫斯科时报》今年7月引述俄列瓦达中心公布的民调显示,有47%的俄罗斯人对此持负面看法。他们认为,诚实的人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印度人对本国富豪海外置业则“淡定”得多。在印度,别说米塔尔或阿巴尼这样的顶级富豪,就是普通印度企业CEO,其固定资产中必然有海外房地产项目。
有印度同行对《环球时报》记者称,在海外房地产项目中,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以及阿联酋迪拜等地都是印度富豪的首选,在这里置业不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富豪海外购房乃至在海外生活都无可厚非,个人行为不应受到限制。不过,他同时提醒,在人均GDP处于8000美元至1万美元阶段,社会不同收入阶层很容易受到“情感撕裂事件”的考验。他说,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作为名人或知名企业家,如果要进行资产配置,生产性、投资性的资产都可以选择,但花巨资进行消费性活动很容易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