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经济危机的2008年,楼市进入了一个非常低迷的时代,2009年政府开始救市,今后的5年内房价暴涨几倍
遇到经济转型的2014年,加上全球经济低迷,与2008年如出一辙,楼市进入超级低迷期,理由是高库存,说白了就是2009年救市的祸根
2009年救市,之后一年内有33万亿的资金规模进入房地产行业,投资过剩的结局,印证到了2014年以后的高库存身上
如果按照市场规律,进入这样的地产状态,地产行业会遭受调整期,先知先觉的企业会提前预备现金流,甚至停止投资和抛售房产
2015年这一年李嘉诚做到了,抛售众多内地物业,做最后的公司战略调整,直接说明一个大问题,地产行业遇到了调整窗口
但是谁还看到其他大的房地产企业抛售房产,集中现金流的动作,实际大的地产公司已经不再地王,这就一再说明地产行业的调整期到来
返回来我们再看看2008年的一幕,让人目瞪口呆不
房价被高度管制,不是你想降就能降,看看地产龙头万科降价的后果
2008年,根据万科公开的年报,公司销售金额比前三年翻了5.7倍王石不断看到这样的市场信号:深圳、上海、北京、成都、武汉等大城市都出现了市场开始下行的明显信号,成交量环比下滑20%-30%……万科看到全局式市场调整不可避免
12月,王石对外宣布,万科不拿“地王”,开始调低开工计划,同时开始降价
最开始的一个楼盘:广州万科金色康苑项目,每平米均价比周边楼盘低3000-4000元4天后,他同意了记者提出的“拐点论”说法
此言一出,引发哗然,地产圈炸开了锅,很多开发商大骂王石“胡说八道”
外界的压力远非如此简单,更令王石感到心力交瘁的是来自各地政府的压力
2008年5月,某城市召集开发商开会,没有请万科王石知道,会议的内容不过8个字可以概括:不许降价,远离万科同时,在几个重点城市,有关部门派出调查组,进驻万科查税、查账在杭州,因为降价,已经买了万科房子的业主,冲砸售楼处,王石通知了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派了特警去,但特警站在旁边袖手旁观……很明显这就是地方政府的一个态度
地产公司的业务本来就是千丝万缕跟政府有关系的,如果政府都摆出了这样的态度,地产公司该如何生存然而王石更担心的是,这不是一个地方政府,而是会蔓延
你降价,触碰到了别人的利益,让别人怎么干
那一年,南京市政府又给万科开了四千万罚款单,为什么,因为降价这就是万科降价的后果
当时的王石,已经做好了辞职的准备,可一旦辞职,他的保护伞也没了
地方会保护你么
你的同行会保护你么
一旦你辞职了,你所在的公司会保护你吗
王石被逼上绝路,万科再次恢复原价,此后,再没有地产商敢主动大规模降价
这再一次说明,乐福居说过的,房价不会降的原因所在
第一:地方债压力过重的依靠房地产行业,地方政府60%营收在土地出让金,地方建设发行外债是有期限的,到期国家不能失信,这一点都知道,所以60%的重头戏不能失效,这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2015年初的43号文件确立了,地级市政府一改土地财政的过去,重大项目发行债券一律上升的省级审批和决策,倒逼地市级政府要拿到好项目才可以建设,但是目前远水解不了近渴,近期5年内的地方债就无法兑现,过渡期必须联合保信誉
由此可见,降价风潮就是地产奔溃的前兆,谁捅马蜂窝谁倒霉,一起撑着等待政策救援,2015年的到来救命稻草终于解套了,最主要没人敢降价,特别是领头羊
第二:这次救市还能救出一个牛市来,一二线一路飘红,三四线稳中有涨,稳中有降,都很正常但是不会暴跌
反过来讲,如果楼市像深圳一样暴涨,也问题多多
首先,释放不了刚需,暴涨那么多刚需挡在了门外,说了半天还是炒作的,杠杆的,那有什么意思
其次:杠杆楼市一定会有副作用,深圳有多少资金进入房地产,银行业最清楚,将近三分之一的银行贷款都在楼市
其实,刚需即是高房价的推动者也是高房价的受害者,一旦释放刚需房价就会推高,一旦推高房价刚需就受伤
第三:各地方政府在两会期间,去库存成为焦点不出意外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救市政策
可能一:公积金纳入农民和个体户进入落地阶段,全面推动住房公积金扩大收益范围人群,包括农民和个体户
可能二:各地方会针对性,因地施政策略,一市一政策,甚至一县一政策,继续加大补贴力度
可能三:减轻企业税负,包裹土地出让金,各种税费等等的减免,为企业和购房者减负
可能四:加强租房市场的建设,建立以租释放售房的过程,先进城,先安置,先工作,再买房的策略未来导向
总之:房价不能降,不能暴跌,没刚需创造刚需,没钱有杠杆,房价维稳最重要,但是维稳的政策导向一般都会是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