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房产频道 > 动态 >正文

揭秘:为什么今年的楼市调控来的那么快?

时间:2016-03-28 10:28:06    作者: jiangjiang    来源:老钱庄财经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仅仅是高负债,高杠杆,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多发达国家如日本,也是个高负债的社会。但中国的问题在于,动态来看增速太快,按香港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许成钢的说法,6年前全社会杠杆率才只有76%,6年后已经增至282%。2015年9月一个月新借了6万亿人民币的债,相当于总额的10%。“照这种速度发展,岂非非常危险?”

  越是负债高,越是高杠杆,投资者越想把资金投在一线房地产市场,这既有对“北上广深房价会永远上涨”的迷信,也确实有其合理性,因为别的投资更不保值。但随着房价发烧,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

  全社会变得“投机化”一大根源,在于政府行为的“预算软约束”

  随着“高杠杆”成为经济“新常态”,政府也已经发现,不管是股市还是楼市都越来越不理性,调控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人民日报随便发一篇文章可能就造成过热,监管部门一个查处可能就造成过冷,大起大落,大涨大跌,棘手得不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即便有高杠杆,也不像如今的中国股市楼市那么惊心动魄。

  “预算软约束”,说白了就是政府管不住钱袋子

  之所以出现如今这种情况,很大原因在于政府行为的“预算软约束”,在许成钢教授看来,这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多年来就存在的“老病”。所谓“预算软约束”,最早是针对企业的,指国有企业发生亏损时,政府时常对其追加投资、增加贷款、减少税收或提供财政补贴,从而扭曲了市场。随后,这一概念被引入财政预算管理中,是指对政府支出缺乏有效控制,预算机制无法制约政府过度支出的倾向。说的明白些,就是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想要政绩的时候,就大力投资各种基建之类的,超出财政预算没钱怎么办?找银行借,拿土地抵押,而银行不得不借。由于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纳税人无法控制财政资源的流向和用途,而政府垄断了公共财政资源的裁量权,造成地方预算软约束现象十分普遍 。这就是如今经常被说起的庞大的地方债的根源。

关键词阅读: 楼市 调控 深圳 上海 下一页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