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热点二线城市苏州,近期并未大规模推地。但在2月26日,苏州“摩天轮公园”地块曾以10.25亿、溢价181.91%的价格竞出,其间共经过120轮激烈竞价。且按照要求,开发商要支付约1.1亿元给园区政府指定的单位。
某上市房企华东区域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东部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以往很少出现十几家企业竞争同一宗地块的现象,价格也甚少出现翻倍。他表示,这种情况从去年年底就已出现,今年以来尤甚。
与此同时,二线城市住宅市场同样火爆。来自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3月以来截至20日,全国54个城市的住宅签约套数高达22.9万套,同比上涨72.3%。其中,一线城市的同比涨幅为43.8%,二线城市涨幅达106.7%,三四线城市的涨幅分别为5.3%和4.6%。
而在今年1-2月,54城市合计住宅签约达41.4万套,同比上涨11%。其中,一线城市涨幅为11.0%,二线城市涨幅15.5%。
也即,二线城市住宅成交的升温,是从3月开始出现。按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的说法,出现这种情况,既有恐慌性心态作祟,也和一线城市门槛渐高、政策打压力度较大有关。
错位的周期
在这背后,是一种错位的周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相比很多中西部城市,自2012年以来,南京、苏州、天津、杭州等二线城市的土地供应相对节制,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处于健康状态:供需关系平衡,房价未现大幅波动。
以南京为例,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自2012年至2014年,南京市成交的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维持在3000-3500万平方米之间的稳定水平。
因2014年房地产市场交易低迷,南京市政府调减了2015年的供地规模。当年南京的宅地实际成交量为2680万平方米,降幅接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