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楼市“退烧”是否能助三四线去库存?
中国楼市向来分化明显:一线城市的楼市几乎从来就没有萎靡过,因为这些城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具有汩汩不绝的人口虹吸效应。只要中国城市化的步伐不停止,一线城市的楼市就不会走到尽头。
但是,一线楼市过热,也容易引发城市治理者的惶恐。这不仅导致一线城市的资源变得更为稀缺,而且也影响了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去库存。而后者才是眼下政策设计者最关切的现实命题。
今年初,楼市出台的一揽子去库存优惠政策并未在三四线城市引发对市场的刺激效应,反而让一线或者少数二线城市的楼市发烧。在此情势下,一线城市近期不得不紧急出台楼市调控大招。继上海为调控楼市出台最严“沪九条”之后,深圳出台贷款首付比例最低四成,连缴3年个税才能买房等政策;北京相关部门亦开始对二手房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受此影响,近日,上述一线城市楼市出现了一些退烧信号,购房者进入观望状态。不过,近日有门户网站以特别吸引眼球的方式指出,“一线城市楼市现退烧信号、有房源甚至一夜猛跌160万”。只是不知道这样的信息对市场的参与者能有多大的价值,是否又会陷入炒作的怪圈。
十余年来,中国楼市一直是热得发烫的市场和社会命题。只是去年以来,股市风头才稍稍超过楼市。市场反应如此,说明楼市和股市对投资者的重要性,也折射了中国投资者的现实焦虑。
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其实缺乏更为多元、稳定的投资创富途径,因此眼睛只能盯着楼市和股市。但是“两市”往往存在不确定性——以楼市刺激经济增长的时代,虽然造成了楼市的繁荣,但也导致楼市的泡沫以及现在的高库存。这一现象在三四线城市更为严重,而且形成了地方债和银行呆账高企等危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