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房产频道 > 特别关注 >正文

农民工不愿落户城市 担心原有利益受损

时间:2016-05-04 14:04:32    作者: jiangjiang    来源:巴中在线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显然,实行城乡户籍“一元化”登记管理后,“同命不同价”等歧视性现象在制度层面将不复存在。但是,城乡户籍“一元化”登记管理,却让户籍城镇化率的统计变得困难。

  据记者了解,目前一些省份已经宣布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称谓,户口本上已经看不出是农业户口还是非农业户口,统一称为“居民户口”。这样一来,怎么计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怎么计算“‘十三五’时期1亿左右的人口在城镇落户”这个指标?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此外,一些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采用了简单地把农业户口改为城镇户口的做法。对此,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通过《中国经济周刊》提出,要谨防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急于求成,为了城镇化率的虚名与政绩,只求户口的城镇化:“我不赞成有的地方为了户籍人口的高城镇化率,通过县改区,将全县人口的户籍本都改成城镇户口一类的做法,我们不是为了达到45%的城镇化率简单地把户口改一下,而是农民工真正在哪个地方有稳定的就业,户口就应该迁到那里,这才是真正的城镇户籍人口。”

  调查显示:愿意落户城市的仅有5500万~6900万农民工

  农民和农民工不愿意进城了?这是真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关于“中西部农民向城镇转移意愿分布”调查显示,“很想”的占11.83%、“比较想”的占21.73%、“一般”的占17.45%、“不太想”的占24.82%、“完全不想”的占24.13%。也就是说,约有一半农民不想进城。另外,66.1%的农民选择到了一定年龄就回乡。

  这一现象,在两年前就已经被发现。2014年3月,沈迟所在的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浙江省海宁市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公众问卷调查时就发现:愿意在海宁市落户的农民工,在安置意愿上,逾半数受访村民表示更愿意居住在本村内建设的新社区,将近一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到城市居住生活,愿意迁入户口的新居民仅占调查总数的20%。

关键词阅读: 农民工 受损 落户 担心 利益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