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认为,为鼓励农民工落户,今后可能需要探索一种激励机制,让这些农民在农村土地的产权,包括宅基地、集体股权收益分配权等,有变现或自愿有偿退出的机制。机制建立起来之后,农民可自己选择,把他们在农村的权益变现之后再到城市落户,“目前这套机制还没有很好建立起来,这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问题”。
专家建议:
放开农民工到大城市的通道
可以想象,当涉及农民利益的“三权”确立之后,农民到城市落户的积极性定会高涨。但是,人们更关注:这些农民走出农村后会选择去哪里呢?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孙中伟在《人口研究》上发表了《农民工大城市定居偏好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一文,他的分析显示,工作在上海、南京和杭州等特大城市的农民工,在本地定居下去的意愿最高,其次为一般大城市,比如苏州、无锡、宁波等,其他中小城市,农民工定居的意愿最低。
孙中伟的调查结果很明确,大城市是农民工定居的首选。有意愿进城落户的农民工中,有70%的落户意向是大城市。江浙沪三地统计表明,在省会城市工作的农民工,本地定居意愿高达75.1%,而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定居意愿为47.27%。
可是目前的户籍政策恰恰是大城市设置了高门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明确了城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为“中小城市”。可以说,控制大城市发展是基本思路。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欢迎农民工但是却不愿意来,农民工愿意到大城市去却受政策所限又去不了,似乎国家的户籍政策和农民工的个人意愿在空间上错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