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一线城市的明显降温,二三线城市楼市却转而成为市场的爆点。4月份,15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96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8%,同比增长88.3%,成交规模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月度最高水平。
典型三线城市的表现更为抢眼。4月份,11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1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39.1%,对比2010年以来的月度数据,三线城市成交创下了历史新高。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一线城市4月份交易出现明显下滑,和沪深两市政策打压有关,政策的短期效应已经显现。
二线城市的购房政策要比一线城市宽松,而且房屋均价也明显低于一线城市,所以购房者会积极认购、加速成交,这使得同比增长态势较为明显。
而表现最为抢眼的三线城市之所以创下历史新高,更源于内外的两个因素:一方面积极去库存导向助推了住房消费;另一方面,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迎来楼市调控,而诸如北京周边的廊坊、上海周边的昆山、深圳周边的惠州等三线城市承接部分外溢需求,成交量上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支撑当前楼市上涨的根本因素并非刚需,而是投资甚至是投机性需求。在货币流动性较大的基础上,资金会随着市场和政策风向不断流动,并带来差异化的市场爆点,这也是当前和下一阶段决策层调控的难题,即影响楼市的关联性因素较多,分城施策难以孤立实施,跳不开城市间联动和整体性的调控政策方向。
下一步政策如何转向?
《人民日报》刊发“权威人士”的访谈中,亦多次谈到房地产。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在提及当前房地产时,“权威人士”多次预警当前的市场风险并提出了政策误区。
“权威人士”眼中的房地产风险和政策是:首先,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其次,高杠杆背景下的楼市风险,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最后,过度杠杆和刺激带来的房地产泡沫风险,并认为房地产泡沫等加剧了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