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本市将建立路侧停车位设置与慢行系统建设协调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统筹利用路面资源,优先保障公共出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停车费有望网上支付
本市还将研究建立停车设施规划建设验收体系,开展设施设备使用情况检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对停车设
设备全流程无缝管理。同时,将通过建立停车设施不动产权登记和停车设备登记制度,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停车设施设备纳入管理范畴,推进停车资源的统筹使用。
本市还将开展“停车+互联网”技术应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公众提供车位查询、停车引导、车位预定、费用支付以及措施停车等服务。
执法
150条大街严查路侧违停
在加强执法工作方面,2016年初至今,全市查处违法停车82.9万起、罚款额1.66亿元,比去年提升25%,其中科技设备抓拍违法停车23.9万起、比去年提升24.1%,拖移机动车2223辆、比去年提升2倍。
同时,本市还加大“黑停车场”和“黑停车位”的整治,共取缔各类违法停车场363个,拆除地桩地锁8025个,规范轻微违法行为18055起。
下一步,本市还将持续开展“停车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本市将重点整治核心区等主干道、次干道共150条大街的路侧违法停车行为,实施高频巡查、高限处罚、高压执法,遏制乱停车行为,净化道路通行环境。同时,交通部门将在300条大街的人行步道设置阻车桩,以提高人行步道通行能力。
委员建议
逐步明晰停车位产权
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说,按国际标准,一辆自由行驶的车需要2.5个车位才能满足其停车需要,这要消耗近30平方米的空间。北京有560万辆车,这么大的空间消耗在城市中心区是不可能实现的。郭继孚表示,目前的停车制度跟过去的福利分房有点相似。大家对公共资源随意侵占,停车变成了巨大的福利,他提出,“能否像住房改革一样,进行一次停车改革。”郭继孚提出,应逐步明晰停车位产权,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让停车难问题走向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