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房产频道 > 动态 >正文

2016下半年房价走势如何 房地产行业迎资金红利时代

时间:2016-07-25 15:19:27    作者: jiangjiang    来源:老钱庄财经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巴中在线财经 7月25日讯:资本红利的时代特征,成为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一把“双刃剑”。如何借助其优势进行自救和转型,而非被裹挟其中,已成为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课题。

  “目前是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政策机遇期,这次政策机遇期最大的来源是货币政策。”7月22日,新城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6届年会上如是说。

  随着低利率环境的来临,房地产业迎来新一轮资金红利时代。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时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刚刚经历了一轮上涨,但正处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内生动力不足,兼并整合加剧。因此,正如欧阳捷的观点,这种大环境,给了房地产企业自救与转型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可投资资产短缺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又容易成为各路资本觊觎的对象。即使规模大如万科,也难以抵抗外部资本侵入。

  资本红利的时代特征,成为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一把“双刃剑”。如何借助其优势进行自救和转型,而非被裹挟其中,已成为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课题。

  “双刃剑”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轮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很大程度上是拜货币政策的红利所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43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9%;商品房销售额48682亿元,增长42.1%。虽然增速比4月份的高点有所回落,但仍然高于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按照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的观点,今年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和增速都可能创历史新高。

  影响这种走势的因素,从货币数据中可以找到端倪。根据央行数据,2016年上半年,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7.53万亿元,同比增加14.96%。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95万亿元,占比达4成。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26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62万亿元。

  也即,上半年全国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中,有3成多以购房的形式直接进入房地产领域。其他资金也在寻求渠道,变相进入房地产。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不振带来的资产荒。按照顾云昌的观点,过去多年来,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地位并未改变。尤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下,房地产往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资金汇聚的直接结果,是造成房地产价格上涨。体现在房价上,今年6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2.3%、33.7%、19.4%和47.4%。二线城市中的南京、厦门,涨幅也均超过30%。

  体现在土地市场上,则是“地王”频现。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土地价格超过10亿的地块有219宗,其中溢价率超过100%的地块达到109宗,溢价率超过50%的地块则多达167宗。很多城市的土地交易均价,创下该区域历史新高。

  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表示,全国“地王四起”的根源在于土地是硬通货,开发商只有买了地攥在手里才不慌。

  但在这种常规逻辑之外,还有两个“副作用”正在显现。

  其一是土地市场上央企国企表现活跃。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一过程从2014年房地产市场低迷就开始出现,如今正在加速。

  据中原地产统计,在上半年的上述高价地中,有半数以上为国资背景的企业获得。聂梅生对此解读为:第一,央企的钱很便宜,第二,央企囤得住地。最重要的是,央企对利润的追求没有那么敏感,只要把规模做大就好了,但民企却对利润很敏感。

  其二是房企面临的“股权危机”。以“万宝之争”为代表,近年来,金地、远洋、金融街等大型房企都曾遭遇过以险资为代表的外界资本举牌。主流观点认为,未来房企股权层面的变更将更加频繁,且险资仍有继续配置不动产的空间和余力。

  因此,对于刚刚借助市场回暖获得喘息之机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新一轮的挑战已经开始。

  信心与荆棘

  事实上,即便没有资本助力,房地产业内部的兼并整合也不可避免。按照顾云昌的观点,从2014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从“供不应求”过渡到“供大于求”,同时意味着市场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

  他表示,房地产的“白银时代”有三个特点:竞争加剧、洗牌加快、利润减薄。产品不好、效率低、资金缺乏的企业,很容易成为被并购对象。他还表示,与以往M2(广义货币发行量)增速超过M1(狭义货币发行量)增速不同,当前的M1增速远远高过M2。这说明企业中的现金、短期存款很多,也就为并购创造了条件。

  房地产调整周期与经济调整周期叠加,加之宽松的货币环境,正是当前房地产业面临的局面。

  大部分房企更愿意将其视作机会。欧阳捷就认为,房地产是支持GDP增量的最大因素,在当前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可能会获得政策上的一些支持。

  他认为,这种支持可能不会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但“未来2-3年,房企还是要加速跑,一定要抓住机遇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机遇期,未来想奔跑是没有机会了。”

  这一观点得到了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的赞同,他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仅仅取决于行业本身,更多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和金融环境。他表示,房地产业至少还有3-5年,甚至是更长的发展时间。这期间虽有一定泡沫,但这是资本管制下的政策红利,房地产企业有机会完成转型和发展。

  与大型房企对转型的迫切需要不同,中小型企业看到了其中的赶超机会。泰禾集团(行情 研报)副总裁沈力男就表示,虽然业内一直在谈转型,但房地产市场的空间还是很大。

  沈力男认为,从行业集中度来看,还有继续提高的空间。从产品结构上来看,改善型需求未来也有广阔的市场。

  欧阳捷也表示,“规模意味着江湖地位,江湖地位意味着话语权。”这几乎道出了大量中小房企的心声。他认为,“人背后带来的是资本”,从人口流动、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消费能力提升的角度看,房地产市场还有广阔发展空间。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通过发债的方式,纷纷获得大量低成本资金。这同样被认为是资本宽松环境带来的“红利”。

  中小房企的赶超,并非只是妄想。钟伟就认为,“万科现象属于过去”,万科正在被过去的成功所牵绊。相比之下,大型房企中,万达的进化尚未停滞,值得关注。而专注存量房市场的链家,同样值得研究。

  尽管信心十足,但前路并非一片光明。上海菩悦资产创始人、原阳光城(6.060, 0.04,0.66%)集团联席董事长陈凯表示,从战略层面看,当前大部分公司的战略趋同,难以找到差异化路径。从资源的把握上看,规模扩张往往意味着管理成本增加,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资金成本的下降。“如果只有规模,没有可增长的利润,规模也就没有意义。”陈凯说。

  东原地产集团董事长罗韶颖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具有周期性特征,这波周期到了高点后,一定会下滑。且在未来的下滑周期中,竞争要比上一轮周期更加惨烈。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