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人群超2亿 线上相亲角成中国式婚姻焦虑新出口?
中国式焦虑遇上互联网+
“升官没有?”
“还没呢。”
类似的对话在QQ群“上海父母相亲会”里几乎每天都有,有意思的是,他们口中的“升官”并不是担任领导职务,而是升任婆婆、丈母娘。
这个210人的大群创建于2014年,常年在线人数达100人,每天活跃人员也有数十人。在该群公告里,建群的初衷一览无遗:“家长与未来的女婿、儿媳群内直接沟通交流,为忙于学习工作圈子狭小的孩子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孩子是80后90后单身青年)。”
在这个群里,家长们定期交流自家孩子的情况,顺便互相打听有无合适的资源。家长们都把群名片自觉修改成“省份简称+昵称+子女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在聊天时这些信息一目了然,越活跃的家长曝光度越高。羊城晚报记者简单统计发现,这个群里聚集了来自沪、皖、豫、苏等17个省、直辖市的家长,孩子年龄从1983年到1995年不等,多数集中在1990年前后。
“用家长的视野来确定孩子未来婚姻的走向是中国式婚姻的一大特色。”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沛东曾于2007年深入研究白发相亲角现象,并著有《谁来娶我的女儿?》一书。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普遍的社会性焦虑”在蔓延,“谁来娶我的女儿?”这样的呼号体现的正是这些公园相亲角多数父母的失望和无助,“这句话背后难以按捺与排解的正是这种‘中国式焦虑’。”
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前,家长为儿女寻找对象一般是通过熟人介绍,或者通过线下婚介所、城市公园相亲角等线下聚集地去收集婚配对象信息。而如今,这种“中国式焦虑”有了更深刻的互联网+的痕迹。
羊城晚报记者梳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发现,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50岁以上网民数量已达7962.296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3605.568万人,互联网渗透率达15.62%,较2016年底提升了2.9个百分点,渗透率在逐步提升。
“使用社交软件的群体正在向年龄层次更高的人群蔓延,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愿意尝试新技术、新功能。”“大亲家”CEO吕梁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超过2亿的单身人群背后大约是近3亿焦虑的家长。
C
线上VS线下:谁更受青睐
事实上,这样的“转移”实属“事出有因”。
在天河公园,这个民间自发组织的周末父母相亲角已经存在多年。单身男女的征婚资料打印在A4纸上塑封好,挂在公园内的树木间、柱子上,引得不少家长仔细翻看,并不时地低头交谈。
“我儿子在珠江新城上班,属鸡的,你家是女儿?”梁阿姨没有把儿子的资料挂出来,她在人群里暗暗观察,看到合眼缘的家长便主动上前攀谈。她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儿子已经36岁了,没有对象却一点不着急,“我自己来,他不知道的,千万不要拍我,他看到了肯定要说的。”
在记者采访中,像梁阿姨一样瞒着儿女的也大有人在,不少家长觉得,一旦被街坊邻居看到了,孩子会感觉面子上挂不住,“他说自己又不是没人要的,但一年年过去,做父母的哪个不着急?”
拗不过儿子,梁阿姨偷偷注册了相亲网站的会员,还开通了新的微信号和QQ号用于线上交流,“网上的信息怕不真实,中介还得收费,不过要是能给孩子牵上线,钱都不是大事。感觉还是来这里,跟父母当面聊一聊,条件差不多的心里就有谱了。”
另一方面,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阻挡了父母们关爱的目光。
“隔得那么远,广东那边的我也没办法给她介绍呀。”西安的邓英有点焦虑,女儿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工作,平时忙,工作圈子又窄,不知不觉已经迈过了30岁的“最后底线”。
尽管一年也就见到女儿回家一两次,邓英还是习惯性地帮孩子寻找更多的相亲资源:她用女儿的信息注册了百合网会员,交由女儿打理。看到有合适的相亲平台,她积极去尝试,“我真正给她介绍男孩子不多,但是也不局限于西安本地,剩下的看他们缘分了。”
江苏宿迁刘红同样头疼,女儿在上海一家私企担任总经理助理,希望以后留在上海工作,但身边可寻找的资源中,同样在上海工作各方面都匹配的男孩子着实不多,“之前我们只能介绍一些本地或者周边地区的男孩。”
注册了“大亲家”APP后,她很容易就找到了许多同样在上海工作的单身男青年资料,“可寻找的范围一下子就打开了。”
D
焦虑家长的新社交
“你年纪也不小了”、“爸妈年纪大了”、“某某前几天生了小孩”……这样的开场白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基本上就意味着家长在逼婚了。
2016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曾针对40岁以下青年进行逼婚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
“‘逼婚’这个词语的出现,其实就是年轻人个体自主性增强的表现。年轻人占强势一方,父母只能敲边鼓、摆个摊,做劝说、服务性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家庭与性别研究室主任吴小英这样告诉记者。
在吕梁看来,尽管家长们意识到代沟,却仍然不能避免地将子女的婚姻当成自己的责任,“家长参与的‘中国式相亲’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老传统。”
2016年初,他与朋友一起创立了“大亲家”,用户主要针对于45-6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并于今年初正式上线,“大亲家是一款严肃的以结婚为目的的社交平台,出发点就是希望能够缓解家长们这种相亲低效的焦虑。”
但后续的发展出乎他们的意料。
“我爸妈本来是很着急的,认为我可能要找不到对象。”吕梁笑称,他将父母的使用反馈作为APP的改进方向,却发现父母将平台当作一种新的社交工具,“和其他的家长聊天后,他们会发现——哇,原来跟我一样的家长有这么多,一下子极大缓解了他们的焦虑。”
吕梁向羊城晚报记者展示的数据显示,作为一款自带传播属性社交平台,“大亲家”每天新增的用户数达到了1%,“就是在不投广告的前提下,平均每72天用户就能翻一倍。”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梅、邓英、刘红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