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话题
“地毯、树叶算什么垃圾?”“我们小区怎么找不到分类垃圾桶?”“什么时候加派垃圾分类指导员?”“扔厨余垃圾一定要‘破袋’吗?”……随着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市民热线相关来电量直线上升。半个月来,12345接到垃圾分类相关来电6000多件,其中诉求类电话超9成。
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的生活习惯之变,认同支持不易,付诸实践更难。如今新规落地半月有余,许多市民刚刚尝试垃圾分类,有困惑、有困难、有意见,再正常不过。市民热线的火热,正是人们关注度显著提升的缩影。数据显示,新规落地之后,北京地区垃圾分类相关问题的搜索量环比上涨108%,在全国各地垃圾分类搜索热度排名中位列第一。无论是对“你是什么垃圾”的追问,对小区物业行动迟缓、垃圾桶配备不齐的吐槽,还是“北京版垃圾分类顺口溜”的流行,都反映了人们对眼下这件新事的上心用心。
关注度连着参与度,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话题是好事。街头巷尾、网络报端的讨论之中隐藏着现实问题,而回应诉求、解决问题,正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路径。社会对于新生事物总有一个接受过程,讨论越充分,就越能够消除分歧、凝聚共识。具体到垃圾分类上,讨论明白了各色物品是什么垃圾、社区分类有啥好招,可以直接指导实践。而从宏观层面看,这种舆论热度持续叠加,则能触发“滚雪球”效应,进一步激活人们的参与度。从这个角度说,相关讨论大可更热烈一些,话题、段子、社交梗皆多多益善。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垃圾分类倡导已久,但执行一直是短板。这次垃圾分类入法,人们热情正高,相关部门应该抓紧来之不易的时机,将热情转化为行动。就目前来看,北京各大单位、社区执行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小区已尝试用二维码垃圾袋监督分类情况,实现追溯到户,有的却连最基本的垃圾分类容器也未配齐;有的市场推出“净菜进京”,力争源头减量,有的却还在提供免费塑料袋……尽快让每个单位、每个小区、每个家庭都“动”起来,垃圾分类才能真正铺开。
2019年,北京日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77万吨,相当于人均每天制造垃圾约1.3公斤。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关系未来。对于这场难打的“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具体地分解到“每一天”“每个人”。心理学上有个“正强化”概念:一个人如果因某种行为得到赞赏或鼓励,以后从事这种行为的概率和次数就会增加。照此看来,强化宣传之外,我们还要多一些引导鼓励,不断提升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接受度和参与度。抓住战机,多措并举,这场全民革命方有望胜利。(胡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