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受访青年接受并热爱“平凡的自己”-讯息
原标题:88.5%受访青年接受并热爱“平凡的自己”(主题)
2023年计划:坚持日常锻炼、多陪伴理解家人位列前两位(副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姚秀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已经到来,崭新的一页翻开。面对新的开始,人们总有许多期许和计划。在成长的岁月里,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得意,也有失意。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5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2023年的计划,坚持日常锻炼、多陪伴理解家人位列前两位。61.0%的受访青年表明新的一年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88.5%的受访青年接受并热爱“平凡的自己”。
2023年计划:坚持日常锻炼最受重视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辅导员吴薇,孩子不到3岁。平时家中是老人帮忙带孩子,三代同住。她坦言,自从有了宝宝,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接替老人照顾孩子,协调家庭事务,自己能独处的时间寥寥。2023年,她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独处时间,让一直紧绷着的神经得到休息。她也期待在新的一年,能更加成熟与睿智、快乐与通达,能为别人带来轻松愉快,自己也感到幸福。
吴薇分享道,2022年最令她激动和快乐的回忆,是去年夏天第一次独立带着宝宝自驾旅行。“旅程非常顺利,遇到任何事情都在考虑之内。宝宝也非常开心,我很欣慰和骄傲。十分期待在今年,带着宝宝再出发。”
魏斐从事社会工作10余年,现自己在创业,带领团队在社区社会工作和健康社会工作领域深耕。回看2022年,他感慨很多事因自控力不足没能达到预期。接下来的一年,他希望提高自律能力,告别拖延症。工作上,今年机构项目量是往年的两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更有很大的机遇,非常期待在工作上的突破。“我也深刻认识到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希望今年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达到和谐相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玲介绍,自己每年都会在岁末年初之际认真做计划和总结。她认为,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很重要,不论是短期的日计划、周计划,还是月计划、年计划,甚至再长一些的三年计划、五年计划。人生的不同阶段如果用计划来切割,往往是更容易获得成功的。这也是心理学中的暗示作用,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面对崭新的2023年,大家有着哪些计划?本次调查显示,坚持日常锻炼(55.3%)最受重视,接下来是多陪伴理解家人(47.0%)。其他主要还有:早睡早起,不做“熬夜党”(44.5%),今日事今日毕,摆脱拖延症(36.5%),远离手机,不再沉迷网络(35.6%),沉下心读几本好书(33.2%),认真吃好每顿饭(30.2%),开启一场无忧无虑的旅程(29.7%),从事喜爱的工作(28.2%)。
新的一年要保持怎样的心境?六成受访青年表明要乐观积极
吴薇希望2023年自己能一直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情绪更加稳定。“我是一个独立、不畏惧挑战的人。但自从有了宝宝,加上工作中不断面临新局面,一下子承受得多了,难免会有情绪,偶尔会爆发。现在想想有些孩子气。希望今年能在心态上保持冷静、淡定、理性,成为常常面带微笑、不急不恼的人。”
新的一年,魏斐希望自己能做到内心强大,提升自控力。“有了波澜不惊的心境,就不会在遇到困局时只知着急而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也不容易让负面情绪长时间消耗自身。”
新的一年,大家希望保持怎样的心境?61.0%的受访青年表明要乐观积极,55.4%的受访青年会珍惜并抓住每一次机会,51.5%的受访青年会减少焦虑和急躁,49.3%的受访青年立志不轻言放弃,45.5%的受访青年希望能一直保有自信心,31.3%的受访青年认为当坚持热爱。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周程淼新年33岁了。2022年她本来有着许多小计划,打卡锻炼、按时吃饭、少玩手机……但很多事情都没能按计划做到。这让她感到有些焦虑着急。
刘玲指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太多的人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计划不能完成。她指出,一方面可能是惰性。可以把年计划分割成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细化以后执行度也更高。另一方面,要考虑计划设置是否合理。应结合实际情况,做能够实现的计划。她指出,清晰的认知很重要。“如果不是心理抗压能力非常强的人群,不建议为自己设置太高难度的计划。可以从稍微简单轻松的计划开始,一次次地完成能逐渐增强自信心,最终完成所有计划。”
88.5%受访青年接受并热爱“平凡的自己”
最近,吴薇刚刚读完了《三体》的第一部。她说,接触了这本书的世界观,自己也有很多启发与思考,感到个体是渺小的,同时又是了不起的。“来到这个世间一遭,我认为每个人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领域里认清自己的角色,做好个体部分,同时协调解决好合作部分的问题。这就是人生,也是生活。每个人既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我热爱这样的自己。”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越来越接受并认可这样平凡的自己。虽然是简单而平凡的人,但是依然热爱生命、怀抱理想、排除万难去追梦。做到生而平凡,但不平庸。”魏斐说。
88.5%的受访青年接受并热爱“平凡的自己”。不同年龄段群体中,受访80后比例最高,为90.8%。
“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就是自我认识的过程。”刘玲指出,从小时候以自我为中心,到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当认识到自己是平凡而普通的个体,更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飞跃。“实际上,越是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往往越谦卑,见大山而知己微。平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太多的家长喜欢用自己的期望去绑架孩子、塑造孩子。接受真实的自己,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能做到的人不多。”她认为,做一个有趣的人,保持心中的热爱,做喜欢的事,在当下特别重要。能保有这几点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往往也可以做到“平凡而不平庸”,充满人格魅力。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青年中,00后占29.1%,95后占17.8%,90后占30.0%,85后占12.3%,80后占10.8%。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0.9%,二线城市的占34.4%,三四线城市的占23.1%,城镇或县城的占7.7%,农村的占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