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频道 > 山峰 >

芦淞区:用好微信群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来源: 时间: 2021-05-31 18:17:10
为深入贯彻省委巡视整改要求,落实落细监督责任,抓牢抓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今年以来,芦淞区纪委监委进一步做实“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工作,充分发挥“探照灯”“集结号”“助推器”作用,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民生实事问题的“探照灯”

龙泉街道杨柳冲社区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内有近千名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巡群,看看有没有反映问题,问题解决情况群众满不满意。

“请你下班后走走芦淞路,试一下地上的地砖,从去年冬天修理,到现在大概半年时间,数一下烂了的有多少?松了的有多少?”4月9日,微信群内的一条信息引发居民共鸣,大家纷纷议论起来,希望能尽快得到解决。

芦淞路主要位于龙泉街道,是龙泉片区以及三三一片区通往市中心的重要交通要道,在临近芦淞铁路涵洞与市第七中学区域,经常有电动车、摩托车行驶到人行道上,以及发生的占道经营问题,日积月累导致人行道砖块松动、错位、丢失,一到下雨天更是会一踩一脚水,引来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发现问题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向职能部门反映,并强化沟通协调,前后不到一周时间,该路段加固修缮工作全部完成,居民纷纷给出好评。在治标基础上,区城管大队联合街道城管办开展了针对占道经营乱象的集中整治,确保还路于民,获得居民一致认同。

“23路公交车早禾坪站,马路旁的水沟常年臭水满溢、杂草丛生”“南华花园对面,奇迹超市入口处一家米粉店门前污水横流”……现在,监督与服务微信群中的每一条民生问题,属地村(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及时“认领”、努力解决,并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反馈办理结果,群众的问题和诉求有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解决途径,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凝聚干群力量的“集结号”

面对国卫复审时间紧、范围广、要求高的压力,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又成为芦淞“冲刺”国卫复审的利器。利用微信群平台快速反馈、核实、处理的特点,助推问题快速发现、快速解决。

“国卫复审迫在眉睫,各镇(街道)微信群要充分发挥监督与服务作用,发动群众作为志愿者及时在群内反映问题,相关人员迅速处理问题,做到集团作战、信息共享。”

在董家塅南苑社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头在路面、河道等地开展清扫保洁;建设沿河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向广大居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弘扬新风正气;建宁徐家桥社区,居民自发担任起监督员,提醒督促沿街门店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把群众所思所想与干部所做作为高度统一起来,齐心协力、勠力同心在大战大考中拼搏进取,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作为社区一份子,能够将发现的问题通过微信群便捷反映上去,并得到及时解决,为文明城市保牌也出一份力,由衷地感到高兴。”看到周边环境越来越好,龙泉街道古大桥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越来越强,更愿意携起手来共建美好城市。

实施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我的耕地被破坏导致抛荒,现在根本种不了。”今年3月初,芦淞区白关镇龙凤庵村民在群内反映自家农田因施工遭到破坏,希望政府予以妥善解决。

白关镇纪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走访核实,发现约60亩农田在“潜江至韶关”工程施工中遭到破坏,这些被破坏的耕地修复治理,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而复种的收入又难以弥补修复成本。面对“两难”选择,白关镇纪委督促村组干部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寻找一条更好的解决之道。

“建议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解决抛荒问题。”通过走访村民以及市场调研,村组干部从乡村振兴战略中找到了思路,希望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乡村旅游方式来解决抛荒问题。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又成为宣讲政策的“小喇叭”,既把政策、思路讲的明明白白,又及时回应村民关心关注的问题,最终,村民全部自愿签下土地流转协议。

目前,原本抛荒的近60亩耕地,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正在打造集旅游观光、生态采摘、景观设置、荷下养鱼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成为构建“白关丝瓜”特色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作为日常监督的创新举措,芦淞区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建立以来,就发挥了 联系、服务、发动群众的显著作用。今年以来,更是把监督与服务微信群工作同党史学习教育、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等结合,切实以监督的“零距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持续推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提升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