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咫聆听 肃然起敬
来源: ┆ 时间: 2021-06-03 16:18:00
在沉痛悼念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院士的日子里,一幕往事总是在我脑海里回放……
2019年8月9日(农历7月9日),是袁院士逢九十的喜庆之日,他忠实的追随者、全国劳模李罗斌想得周到,提前一天去贺寿。我和市农科所所长何刀山、市电视台李玥晔采访小组陪同他一同前往。
李罗斌献给恩师的生日礼物就是从杂交新品种中试示范基地拔起的几蔸拖泥带水、含苞待放的壮禾,让寿星亲眼看到在泉塘子试种的新品种新希望。壮禾的标本比什么礼物都强,顿时荡起了袁老喜悦的心情,“九零后”的他更显精神矍乐。他要助手彭玉林一根根数、一穗穗算,来预计产量。他津津有味地听取李罗斌中试的详细汇报,不时竖起大拇指夸赞说:“不错,不错!双季稻单产能突破1000公斤,我就要重奖你。”
在李记者采访交流过程中,袁老一席话,更让我肃然起敬。一是当谈论到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时,袁老显得忧心忡忡:“现在种粮不划算,青壮年外出打工强,守家种田的几乎都是妇女和老人。但粮价是百价之基,高不得,低不得,我曾向国家物价部门建议,要出台一个符合经济规律的政策,贴价收购,运用价格杠杆刺激种粮积极性;平价供应,保障市场稳定。物价部门什么时候能制订这样的政策呢?”袁老唏嘘一声,大家也没有深谈了。但袁老把农民利益装在心底里的情境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二是谈到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实现既吃饱、又吃好的美好愿望。袁老说:“我认为产量还是第一位的,只有高产,才能求优,中国14亿人,耕地只那么多,先要吃饱,再求吃好吧!”可见中国人要牢牢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信念深深地刻在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