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至9月,巴中市政协组织相关部门和政协委员,深入巴州区、恩阳区,对巴城“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视察。委员们通过考察发现,巴城主城区年消费蔬菜19万吨左右,而现有商品基地仅能生产9万吨,也就是说市民吃的每两斤蔬菜就有一斤来自外地。近日,委员们已向市委、市政府建议,三年内在巴城规划区外20公里内,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年生产商品蔬菜20万吨左右。如果这一建议得到落实,那么三年内巴城市民有望全都吃到本地蔬菜。
缺口:一半的蔬菜来自外地
“菜篮子”工程一直是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把保障“菜篮子”蔬菜产品的有效供给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巴州、恩阳两区落实保障性菜地3.5万亩,建成时令蔬菜基地2.1万亩,芦笋、黄花为主的特色蔬菜基地9820亩,年生产蔬菜总量约为9万吨,极大的保障了巴城的“菜篮子”。据统计,巴州、恩阳两区共建设300亩以上的专业化菜地32个。先后引进蔬菜生产企业7家,组建凌云印山坪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3个,培育家庭农场6个、种植大户5个,经营主体面积达19720亩。
但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巴城“菜篮子”的缺口也越来越大,按巴城人口计算,需建设菜地5万亩,而实际只规划落实了3.5万亩,3.5万亩菜地中真正种植时令蔬菜的只有2.1万亩。基地业主和农户普遍反映蔬菜生产利润低、风险高,投资发展蔬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巴州区凌云乡印山坪村三年前建蔬菜基地500亩,今年才开始盈利,但总利润仅为6万元。
据市场运行监测,巴城主城区年消费蔬菜19万吨左右,而现有商品基地仅能生产9万吨,不足市场需求的50%。即使时令蔬菜上市旺季,本地菜自给率也仅65%,春秋淡季,本地蔬菜自给率不到30%。
疑问:外地菜便宜为啥还要发展本地蔬菜
记者走访巴城各大农产品市场发现,本地蔬菜确实“罕见”,水果类的农副产品更是大多来自外地。在西城市场,黄瓜、茄子等蔬菜主要来自成都、陕西等地。西城市场商贩张先生说,本地蔬菜少,一些散户种植的蔬菜运到市场后,很快就被抢光。
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李梅说,尽管外地蔬菜成本高,但总的来说,其成本还是低于本地蔬菜。“例如成都的蔬菜基地,早就实现了机械化种植,从蔬菜的种植到销售实现了一条龙,其总体成本很低,就算运到巴中来卖,其利润仍然十分可观。”
据悉,巴城市民目前食用的本地蔬菜主要来自巴州区的凌云乡和恩阳区的石城乡一带。但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这两地种植蔬菜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种植户赚不了钱,自然要放弃。“蔬菜种植人力成本很高,农忙的时候这些种植户只好到处去请人,至少需要80元一天一人,综合成本高于其他地方。”
既然外地蔬菜比巴中本地蔬菜还便宜,为啥还要大力发展本地蔬菜。在李梅看来,只有建立了本地的蔬菜基地,才能更好的保障市民的需求,“一遇到天灾人祸,本地没得蔬菜,外地蔬菜运不进来,那岂不是无菜可吃?”
破题:巴城规划区外20公里内蔬菜生产面积达10万亩
“真正需求大的是黄瓜、茄子、苦瓜等时令蔬菜,一些特色蔬菜需求量不大。”李梅说,因此发展蔬菜基地,主要是为了解决市民对时令蔬菜的需求。针对这一短板,政协委员们已向市委、市政府建议,三年内,在巴城规划区外20公里内,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年生产商品蔬菜20万吨左右。
巴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一般是一年两熟,李梅解释,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并非指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因为有些蔬菜一年可以种几季,按照一年种2.5季算的话,种植面积只需要4、5万亩,就能达到蔬菜生产面积10万亩。目前,巴城需商品蔬菜生产基地5万亩,只建成2.1万亩,下差近3万亩。
同样,委员们还建议在巴城城郊结合部尽快规划建设400亩以上集产品集散、冷链储运、物流配送、电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蔬菜集散交易市场,避免“卖菜难”和“买菜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