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巴中民用飞机场航站楼设计初步方案比选图
“巴中速度”——两年零三个月
2012年10月 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实质性启动
2013年7月 获得国家民航局场址批复
2014年7月 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批复
2015年2月 机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机场立项批复到底有多难?
一般用时:3—5年,甚至更长时间
需同时跑三条线:各级发改委到国务院、各级民航局到民航总局、各相关部队到中央军委
审批涉及:18个正部、军级单位,50多个厅局级单位,100多个处室
从2012年10月巴中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实质性启动以来,在短短两年零三个月时间里,成功争取项目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顺利完成项目选址及立项批复,到2015年2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巴中速度”创造了奇迹,巴中人“飞”出大巴山的梦想将成为现实。
一年之内巴中机场“挤”进国家规划盘子
近几年,巴中大交通建设不断提速,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相继开通,却唯独没有飞机场。“机场是衡量一个地方投资条件的重要指标,我们在外招商时,对方第一句话就问‘你们那里有没有机场’,这对我们的触动很大。”市发改委主任、巴中机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熏陶说,虽然地处成渝西三大城市几何中心,但因为没有机场,巴中的区位优势也因此打折扣。
但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仅有“研究巴中机场”的表述,71个新建机场的名单中没有巴中。尽管如此,巴中还是立即启动相关工作。“李刚书记带队,我们跑了好几趟北京。”从2012年启动规划算起,一年时间内,巴中机场从无到有,先后“挤”进了《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等3个国家级规划、6个省级规划,这都为巴中机场早日获批添上了厚重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