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思,我之所忧;民之所忧,我之所急。从衣食住行、到社会发展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人大代表递交的建议和政协委员提交的众多提案,无一不是为民生关切建言献策。
交通拥堵
《关于治理巴城交通拥堵的建议》
齐抓共管协同配合 缓解交通拥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巴城城市面貌日益改善,但是飞速增长的机动车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目前,巴城机动车库存量11.3万辆,每年还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就现实情况看,巴城交通拥堵现象尤为突出。
人大代表建议:合理调整巴城交通道路骨架,增加路网密度,形成良性的交通内循环。努力构建“一环四横四纵”道路路网骨架,改善目前巴中城区道路交通结构,达到内外通畅。尽快打通制约车辆通行的瓶颈,消除江南川剧团老邮政营业部与市中心医院门诊部结合部,文庙街、中城街口至文星街口等部分道路交通卡口,避免拥堵;合理布局并建设停车场。部门联动,各尽其责,积极参与治理城区交通拥堵,建议由市政府成立规划、城建、交通、城管、新闻宣传、教育、公安等部门参与的交通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解决问题,共同管理好巴城交通问题。
菜篮子
《关于“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建议》
多样化提升蔬菜产能搞好平台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保障“菜篮子”蔬菜产品的有效供给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特色优势产业来抓,为保障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蔬菜基地总量小、种植业主利润低、市场份额占额少等问题。例如据市场运行监测,巴城主城区年消费蔬菜19万吨左右,而巴州、恩阳两地现有蔬菜基地仅能生产9万吨。
市政协提案委委员建议:按照“川东北特色蔬菜区”的发展定位,提升大宗蔬菜生产能力,发展多样化、精细化蔬菜生产。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积极打造特色蔬菜品牌,将“巴食巴适”特色蔬菜产品打造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提升蔬菜产品价值。加快蔬菜交易平台建设,避免“卖菜难”和“买菜难”发生,促进蔬菜流通和错季供应。引导蔬菜基地与大型超市、学校、酒店、批发市场等开展直销配送,拓展外销市场,形成稳定的产销链。建立蔬菜信息网络平台,探索建立蔬菜产销价格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