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喜看革命老区日新月异,在尽情分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回眸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那段难忘的历史,真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展示革命老区通江人民的历史贡献等片段,真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肩负今天的历史担当,实现明天的美好梦想。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古属巴国,秦属巴郡,西魏置县,全县幅员面积4116km2,辖49个乡(镇)、524个行政村、人口80.2万,素有“一府三乡”(川陕苏区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的美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以通江为首府,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和苏区人民,在建设和保卫苏区的伟大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浇灌着这块红色土地,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江人民踊跃抗战支前,为赢得抗战胜利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史诗。新中国建设时期,通江人民百折不饶,用执着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异常的艰辛。可以说,共和国的旗帜上有通江人民血染的风采,共和国的大厦上有通江人民辛勤的汗滴。
一、举巴山烽火育红军精神
(一)通江为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932年12月,以徐向前为总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战略转移,翻秦岭、越巴山,从两河口入川,一路征战,一路宣传。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仅通江境内就发展党员200多名。1933年2月7日,中国共产党川陕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通江县城旧县署二堂召开,选举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川陕省委员会。2月17日,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通江县城旧县署大堂召开,按照《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原则,起草和通过了《川陕省苏维埃临时组织法大纲》,选举产生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川陕省委共辖2个道委、23个县委、1个市委和160多个区、990多个乡、4300多个村党组织,其中,仅通江的“三县两特区”就层层建立了县、区、乡党组织176个。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张琴秋曾任中共红江县委书记,傅崇碧将军曾任中共赤江县委书记。1934年11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在赤江县委驻地(今四川省通江县毛浴古镇)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党政工作会议,确定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军训词,这16字是红军精神的高度概括。通江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党的力量迅速壮大,为中国革命积蓄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二)通江为川陕苏区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红四方面军总部迁至通江后,因当时战事不断,伤员众多、经济薄弱、军事供给不足,红四方面军把重心转移到军事补给和经济发展上,在通江县永安镇得汉城创办了兵工厂、火药厂、造币厂、被服厂、铁工厂、草鞋厂、纺纱厂、工农银行等军需民用工厂25个,在沙溪镇王坪村建起了红军总医院和一些分医院,从此,通江成了川陕苏区最坚强的后勤保障基地。两年内,红军的冬、夏服保证了统一供给;兵工厂生产了白药(发射药)、炸药、子弹、迫击炮弹、手榴弹等,其中手榴弹保障了全军的需要;红军所需的雨具、防滑掌(脚码子)、饭碗(木质的)等其他用品均得到了保障;红军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很多又重返战场。同时,按照“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发动和组织群众,禁鸦片、种粮食、兴水利、修道路、办学校、促商贸,开展生产自救,保障了军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同时,红四方面军在通江的两年多时间,建立了最完备的组织系统,为红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通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当年23万通江儿女有4.8万人参加红军,他们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经过历次战斗,到新中国成立时,仅幸存4000多人,其中何政文、傅崇碧、陈彬等10人成长为共和国第一代将军。通江10万多群众参加了地方武装和支前组织,村村建有担架队、运输队和洗衣队,担负着提供给养、保卫后方、支援前线的繁重任务,全县共支援粮食5千万斤,牺牲群众万余人。同时,在红军撤离通江后,国民党军队和地主还乡团等反动武装,对参加红军和苏维埃的干部群众及其家属,施以了惨无人道的报复迫害,酷刑刑罚种类多达30余种,残忍程度前所未有,据中央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的部分调查统计,红军撤离后,通江县被杀害924人、吊打113人、霸产27户、烧房485间、夺妻55人。1951年8月,王维舟、余洪远率领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川陕分团在通江县王坪村隆重举行了祭拜川陕苏区烈士墓典礼,告慰红军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