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有400余人在巴城揽活 “50后”农村人居多
巴城“背二哥”是巴城一道抹不去的“风景线”。在人们记忆中,“背二哥”是强壮有力,皮肤黝黑,心地淳朴的劳力汉子。然而,为了讨生活,巴中许多老人和妇女也加入到了“背二哥”的行列。
7月8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回风丽阳广场处一棵黄桷树下看到,三五成群的背二哥正在树下歇凉。4名背二哥在悠闲地“斗地主”,输者需支付2支“天下秀”香烟。这些背二哥大多50-60岁,穿着一双黄胶鞋,一个大竹背篼不离身。
一些背二哥告诉记者,背二哥都是50、60岁的人,他们文化水平低,无技术特长,既要赚钱养家,又必须承担起庄稼地里的种植任务。来巴城当“背二哥”,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农闲时,他们在城里背运货物挣钱;农忙时,他们赶回农村老家种庄稼。
“年龄大了,莫法出去打工。种庄稼也莫啥赚头,背背篼可以赚两个油盐钱。”一名背二哥无奈地说,运气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挣100元左右。
“巴城有背二哥400余名,大多来自巴中各县区的农村。”市城管执法局城管科科长朱红说,背二哥流动性大,年龄以50岁居多,还有一些妇女。
巴城背二哥的生活:晚上裹一张床单露宿街头 一天生活费不足15元
为节约住宿费,巴城的背二哥大多露宿街头。7月8日晚11点,记者在草坝街千禾谷巷、食品公司一带看到,背二哥们依次排成一列,将头缩在背兜里,身上裹一张床单,鼾声起伏。
“有的背二哥为了照顾娃娃读书,不得不租房居住。”来自巴州区枣林镇的背二哥王大尧告诉记者,每年上万元的房租,让背二哥们很心疼,很多背二哥合伙在巴城城郊租房居住。
背二哥的生活非常简单,早上啃两个馒头,中午和晚上花7元钱在小餐馆吃一份快餐盒饭。实在嘴馋了,就买块肥肉到亲朋好友家中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