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新闻频道 > 社会 >正文

“赤脚”乡医“郑板腿”

时间:2015-07-25 13:05:23     作者: 87371378    来源:巴中日报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记通江县永安镇郑家营村村医郑仕会

  26年来,他挎着药箱、杵着木棍,徒步巡诊于郑家营村的家家户户。

  26年来,他接手的孕产妇、新生儿没有出现一例重大事故或者死亡。

  26年来,他负责的郑家营村8个社的病人从没因抢救不及时而病逝。

  如今,郑家营村1240余人的居民健康档案、流行疾病预防宣传、妇幼保健、儿童预防接种等都在他的服务下实现了全覆盖。他就是通江县永安镇郑家营村“赤脚”乡村医生郑仕会,村民戏称“郑板腿”。

  缺医少药 决心当赤脚医生

  上世纪80年代末,村里不通公路,通江河没通漫水桥,村民出行难。“当时村上只有一名70多岁的老村医马忠孝,常年缺医少药,老百姓得了重病只有等死。”郑仕会回忆当年的情境,仍唏嘘不已。

  1985年,他咽喉化脓,通江河起洪水,去不了永安镇上的医院,在家拖了4天,险些丢了生命;大娘张学秀产后大出血,说是“产猴”找着她了,找来巫师做法、筛灰,都没有把产猴赶走,结果还是发生了不幸。这些亲身经历,深深地触动了年轻的郑仕会,从此,他决心当一名“赤脚医生”。

  从1989年开始,郑仕会便在马忠孝身边当跟班,晚上挑灯夜读背药方、识药性,两年后他掌握了西医的基本知识,学到了“封闭止痛疗法”的独门技艺,就在村里办起了药房,为村民看病。

  “光懂西医不懂中医是远远不够的,对老百姓来说中医更实惠。”听了马师傅的教导,郑仕会又千方百计跟着医院的医生学起了中医,1994年他如愿考取了乡村医生资格,开始了他的“赤脚医生”生涯。

  紧急救人 山路再险都要"赶"

  “小城寨山高路陡坡又多,来去一趟一天多,梯子崖上打半杵,石梯坎上吆几声,回声寥寥让心悬。”梯子崖、木梯崖、石梯坎……几处险要的路段,都是郑仕会到山里巡诊必经之地,每次路过都要与“死神”打个照面。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山泉水、累了石头上靠会儿,26年来,他穿烂了很多双胶鞋,脚底磨出了厚厚的死茧,村民都称他为“郑板腿”。

  从当村医的第一天起,“郑板腿”就没有落过脚,村民打一个电话、捎一句口信他都要亲自上门探望,看肤色、问病情、把脉、量体温。6社杨清志在防洪时被石头砸伤脚背,两根血管破裂,血流不止。接到电话后,郑仕会冒着倾盆大雨,在泥泞中飞奔,气喘吁吁地赶到杨家,清创、止血、包扎,经过紧张救治,杨老汉得救了。

  2002年6月,村民杨艳琼顺产后胎盘滞留引发大出血,情况极其危急,晚上11点过,郑仕会得知情况后迅速收拾好急救药品,一路小跑来到杨艳琼家中,开始进行急救……事后,杨艳琼感激地说:“郑医生是我的救命恩人,要不是他,我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26年坚守 只为守护村民健康

  上世纪90年代,郑家营村民很穷,村民们经常因拿不出钱而不敢看病。郑仕会就立下一个规矩:诊费、注射费全免,孤寡老人免费,医药费啥时候有啥时候给。

  村民张仕松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一家三口患重感冒半个多月无钱治疗,郑仕会得知后,戴着口罩,提着药箱上门,中药、西药,还有打针、输液一共35元,记在随身携带的记账本上,只要患者签个字就作数。

  2013年,郑仕会的药房关门“大吉”了,因为欠账收不回,两个娃娃上学,家里已经揭不开锅。郑仕会向亲戚朋友四处借了3000元才重开了药房。

  为了保障全村人的健康,他每月都到村里的小学给学生上一节卫生课;只要村里有人办宴席,他就亲自到现场督导卫生;他全面准确地登记新生儿信息,全村新生儿建证、建卡率达到100%,儿童疫苗接种率达98%以上;全村1240人都有了健康档案。

  就是这样的“郑板腿”,用春风化雨般的辛劳滋润着每一位村民,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守护着山里人的健康。

关键词阅读: 赤脚 乡医 郑板腿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