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委三届十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巴中市委关于全力以赴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配套出台了15个专项扶贫方案,是巴中新阶段扶贫攻坚的总体安排部署。全会充分肯定了我市扶贫开发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以后扶贫攻坚的思路、举措和工作要求。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会议精神,搞好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特对巴山新居扶贫专项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解读重点:
1、农村危房改造是巴山新居扶贫的难点。
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求,从最困难的区域、最困难的贫困户、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在巴山新居建设中,把解决好贫困户住房问题放在首位,优先抓好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建设。2015年到2020年,全市要完成21.06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涉及贫困户12.6万户。全市按照新建、改造、保护三种类型建设。对属局部危险经修缮加固仍可居住的危房,引导农户修缮加固;对属整体危险难以修缮加固的危房,结合“巴山新居”建设,引导农户以统一规划、农户自建等方式,加快建新拆旧。到2020年,全市新建成中心村120个、聚居点1245个。
2、建设农村廉租房是解决特困群众住房难的有效途径。
在巴山新居建设中,我们对无房或者原有住房不适宜居住,但又无能力自建住房的农村贫困户,包括农村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通过新建、购置、租赁、改造集体闲置房等方式,建设农村廉租房,来解决特困群众住房问题。在中心村、聚居点原则上按5-10%的比例配套建设廉租房。根据当地农户基本住房条件和建房对象常住人口数核定建房标准,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60平方米之间;家庭成员较多的,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80平方米。对农村闲置且安全的农房、校舍、村办公房等,也可通过政府购置、改造用作廉租住房。对入住农村廉租房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
3、破解投入瓶颈是巴山新居扶贫的关键。
实施巴山新居扶贫,推进扶贫攻坚与同步全面小康“两步并一步走”,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据初步测算2015年至2020年,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需要137.68亿元,2015年至2020年,我市规划建设中心村120个、聚居点1245个(其中699个贫困村的新村建设),新村配套设施建设需要29.7亿元,总投资167.38余亿元。主要从七个方面来解决投入问题。一是争取上级专项投入。用好上级农村危房改造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专项补助,加大新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农村土坯房改造的支持力度。二是整合项目投入。充分整合连片扶贫开发、土地整理搬迁、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片项目、一事一议等项目补助资金集中捆绑投入。三是地方财政投入。坚持“建一拆一、先建后补、先拆后补、以奖代补”的原则,市、县(区)财政配套安排专项投入。四是土地收益投入。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宅基地退出整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的土地利用模式,用好用活土地政策,争取土地收益投入。五是农户自主投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政府补助、充分引导的基础上,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民主决策,鼓励农民自主投入。六是强化金融投入。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在乡镇、村建立基层服务网点,开展小额信用贷款,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户在巴山新居建设中的自愿贷款需求,争取信贷投入。七是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建立以县(区)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单位的新村建设专项投融资平台,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村建设,争取社会资金投入。
4、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巴山新居扶贫的重点。
按照园区、新村布局到哪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优先实施贫困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电力、村镇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布局合理的路网、田网、水网、电网。确保到2017年底,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90%的村通客车,到2020年,形成大中小微并举的水源保障和灌溉体系,实现城乡供电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低段就近入学、高段适度集中,标准化保基本、信息化促均衡。办好农村学前和小学教育,保证农村幼儿和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入学率达100%。认真落实“五长”责任制,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不辍学,适龄青年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完善卫计、文化、科技服务体系,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文化站、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村卫生室、读书室、科技信息服务点。各级财政要为务实常态开展服务工作提供基本保障,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到2018年,贫困村都要有标准卫生室和常驻村医,有读书室和科技信息服务点,文化设施普及率达到100%。(解读人系巴中市委农工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