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修改规则重启,在造福拟上市公司的同时,也给新三板市场带来了温暖。
过去一年里,伴随着A股市场的起伏,新三板也经历了从平静到火爆再骤然降温的过山车般旅程。今年7月IPO暂停,新三板做市指数深度下挫,较年初最高点跌去40%。
不过,由于“转板”概念被搁置,资本市场金字塔层次未被打通,IPO重启对新三板更多的意义是在于制度红利的窗口来临。而沪深两大交易所对创新、创业板块的酝酿,也将让新三板面临更多的竞争。
逃离新三板?
11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发布了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启新股发行的消息,结束了长达四个月的IPO停摆,暂缓发行的28支股票将在年底前分批发行。
消息一出,投资机构纷纷为之振奋。中同资本总裁袁勇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很多机构在IPO暂停时转战新三板,现在IPO重启,他们恢复了原有的投资退出渠道,将会更多地考虑上创业板或者主板去IPO。”
下半年IPO暂停后,尽管新三板二级市场交投冷清,但企业挂牌和定向增发却空前火爆。今年7月到10月,新挂牌企业数量多达1200多家,募集金额约580亿元,远远超过上半年总和。
由于新三板成为主要的退出渠道,投资机构不断涌入新三板。据股转公司统计,今年1~8月,新三板约半数的股票发行有VC/PE机构参与,目前大约一半的挂牌公司有私募股权基金参股。截至8月底,新三板上已经有1.5万户机构投资者和1200多个产品类账户。
不过,多家投资机构表示,IPO重启后,原本计划先上新三板的部分优质项目必将选择直接登陆主板。在转板制度推出被搁置的情况下,新三板要留住优质企业还需要依靠自身市朝基因和分层制度推出。
民生证券新三板研究员伍艳艳认为,IPO重启在制度层面对新三板是利好的。她对《第一财经日报》称,IPO重启意味着新三板分层推出时间窗口已经打开,接下来的金融改革政策红利将提升市场情绪。
股转公司总经理谢庚在10月曾透露,新三板正在研究市场分层的方案,以实现风险的分层管理和差异化监管,同时也可以推进差异化的服务,降低投资人的信息收集成本。
虽然竞价交易落地的时间窗口仍不清晰,但未来金融改革的前景却十分明朗。近期“十三五”规划建议正式发布,建议对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了“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目标。建议还提出,“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以支持创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机构的战场
新三板定位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主办券商为企业监督者的资本市场,因此机构投资者在新三板的市场行为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袁勇认为,虽然IPO重启会吸引投资机构回归,但是新三板仍是机构投资者争夺项目的战常“市场上资金比较充裕,但是缺乏好的项目。新三板越往后就越会沉淀出有价值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挂牌企业中能达到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大约有500家。但由于缺乏流动性溢价,目前新三板市场平均市盈率只有创业板的一半,仍属于价值洼地。
上周四,全国股转系统信息研究部总监孟浩在金博会一场分论坛上称,新三板交投不活跃的原因之一是合格投资者数量不足、结构单一,这导致市场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趋同、交易需求不足。他表示,将大力发展和培育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队伍,扩大长期资金的市场供给。
在中长期利好的预期下,投资机构正在改变打法,拉长投资期限回归价值投资,以PE/VC的思维投资新三板。
尽管对新三板未来的期待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