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领”。搭建政、银、企“三方”对接平台,实行金融机构挂联帮扶,匹配优质金融资源重点帮扶;出台《关于做好抗洪救灾恢复生产相关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大灾区信贷投入,建立抗洪救灾恢复生产信贷支持绿色通道。
(2)银行“助”。构建农村“普惠制”金融体系,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推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增加财政资金贴息额度,扩大贴息贷款规模,加大对回乡创业信贷支持力度,化解回乡创业“融资贵”。今年来,县邮储银行向20个贫困村发放“扶贫惠农贷”260.08万元。
(3)产品“促”。建立“创业培训-社区推荐-申报小额信用(担保)贷款”联动服务机制,扩大小额信用(担保)贷款政策覆盖范围,实施“财政金融扶贫工程”,研发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担保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互联互保贷款等信贷产品,降低、弱化担保条件。今年来,实现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4.32亿元,同比增长38.24%;涉农贷款余额57.06亿元,同比增长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