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未曾预料,2016年首个交易日,也是A股市场熔断机制“上线”的第一个交易日,就被“顺利”触发。
1月4日下午13:12和13:33,沪深300指数先后触及5%和7%跌幅,A股两次被熔断,第一次暂停交易15分钟,第二次则直接提前一个半小时收市。
当天市场讨论最多的是,是不是熔断机制本身加剧了“跌成狗”的局面?1月5日会不会继续下跌?
熔断本无罪
1月4日其实“利空”不少,包括当日离岸人民币下挫、1月8日万亿解禁潮临近、PMI数据不及预期等。但这些利空似乎都不至于让A股跌得“如此之深”。
光大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赵扬认为,市场内在调整需求是下跌主因。从12月中旬高送转板块走弱后,市场观点逐渐转为谨慎。虽然价值估值相对合理,但创业板过高的估值和市场供给端的潜在压力,都制约着市场的进一步上行。
也就是说,原本市场就是有自发的调整性需求的,只不过有了熔断之后被放大了。
不过,国金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分析师黄岑栋指出,当日的利空中,其实有两点是不及预期的:
其一是汇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早间在离岸市场上出现恐怖贬值,贬了将近0.8%,这个幅度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市场对于在节假日期间央行降准的预期非常强烈,但节假日期间没有(降准),是低于市场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