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保费率下调 -下调社保费率做好“加减法”
“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在今年的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表态,让不少人看到了降低社保费率的希望,而在随后正式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事实上,社保降费改革自今年2月起就已在多地启动,包括本市在内,广东、云南、甘肃、贵州、江苏、上海、北京等地纷纷下调社保费率,虽然调整的险种、期限都不尽相同。
月薪太少,不够花,是不少人的吐槽,这固然主要靠发展经济和加大分配改革来实现,但企业的“委屈”也该重视——别看职工拿到手的现金不多,可企业支出的远非这点钱。而职工和企业抱怨的共同指向是,长期以来,社保缴费率偏高。有媒体计算过,假如一个员工从月薪8000元提到1万元,企业要额外为其支付的五险一金就要相应多出1000元左右,实际用人成本的增加并不是表面看到的2000元而是3000多元。为员工缴纳高额社保费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也构成了加薪的阻力。而另一方面,社会上长期流传着缴纳社保费,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不合算”的说法,尽管这种说法漏洞不少,但也促使一些人特别是非正规就业者,短视到跟企业“合谋”少缴甚至不缴社保费。因此,多年以来,呼吁下调社保费率的声音一直搅动舆论场。如今社保降费改革的步点已清晰可闻,当然是顺应民意的重大利好。
那么,这次改革的力度如何?从目前一些省市下调社保费率的内容来看,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以上海为例,上海此次调整共涉及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三个险种,总体费率下降2.5个百分点,但降低的只是单位缴费部分的费率。广东、云南等地虽降低了个人缴费部分费率,但看得见的实惠却不大,以云南为例,月薪5000元的企业职工,此前按1%缴纳失业保险费,每月需缴纳50元,个人费率下调至0.6%后,每月只需缴纳30元,那么每年就能多拿到工资240元。而且人们注意到,除了上海等个别地方下调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费率外,多地只是下调了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小险种的费率,而占最大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却未见下调。无疑,下调的幅度和广度都不符合社会预期,然而,这是有复杂原因的。下调企业应缴纳的费用,是在经济下行时期,为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渡过难关的重要举措,不仅符合企业也最终符合职工利益。至于人们最关心的养老保险的费率,很多地方未动,正如人社部社保所所长金维刚所说,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有的省份资金充裕,有的省份已经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各地调整养老保险费率,要视情况而定,要看看是否具备条件。如广东、浙江等地,节余较多,可以先降、多降。而一些省份,已经在动用历年节余或者需要大量财政补贴,这就要慎重考虑。
下调社保费率的步子不够大,是为了走得更稳些。说清楚了,公众会予以理解,但从长期来看,适当加大社保费率的下调幅度,扩大下调的险种,是社会期待,既减轻企业负担,又能增加职工的“获得感”。而且把各种加减法利用好了,也是有望实现的。以养老保险为例,尽管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压力,长期存在着支付压力,需要划拨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来减轻改革的负担,而“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也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在另一方面,目前,社保高费率是断保的重要原因,如果降低费率不仅有利于减轻缴费主体的负担,也有利于提高参保率,这也是注入“养老金大池子”的持续健康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