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这本中国人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工具书,4月12日,因其以5.67亿本的发行量获得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消息,再次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从1953年第一版编纂完成至今,《新华字典》已历经11次修订,走过了60余年的历程。尽管这部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工具书已登顶世界最畅销书的宝座,但它仍在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每5至7年修订一次。京华时报记者从商务印书馆获悉,目前,《新华字典》第12次修订正在进行中,将结合时代发展加注常用网络用语,同时手机版《新华字典》也正在研发中。
一年前受吉尼斯纪录关注
在中国,很多人的童年都会跟一本巴掌大的小书有过交集,它就是《新华字典》。诞生于1953年的《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写的辞书,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至今已走过近60余年的历程,为全民教育、文化普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堪称“国典”。
“这本字典销售5亿余册,可谓惊人的成就。人们可以轻易想象出它在推广汉语学习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4月12日,在英国伦敦吉尼斯世界纪录机构总部,吉尼斯高级副总裁马尔科·弗里加迪如是评价道。
《新华字典》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消息传来,让字典的出版方商务印书馆颇感惊喜。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告诉记者,一年前吉尼斯世界纪录方与他们取得联系,并表示出了对《新华字典》的关注,不过并没有明确告知评选的事项。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方面自己的调研,近期他们获知《新华字典》创造纪录的信息。
对于此次获得“最畅销的书”吉尼斯世界纪录,余桂林坦言,不可否认,全中国使用《新华字典》的人多也是获奖的因素之一。但同时也应看到,《新华字典》在传播知识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亿万读者终身相伴的无声的老师。特别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新华字典》既是提取知识养分的最初起点,也是释疑解惑的良师益友。
出版界老字号担纲编国典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完成于1953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规范现代汉语和扫除文盲成为中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因此编一部“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实用”的语文工具书的想法便应运而生。在时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魏建功的主持下,由十几位专家组成“新华辞书社”,开始了这一繁琐又庞大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