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1号背后涉及P2P融资、有消息称巴铁1号捆绑P2P公司“华赢凯来”或将成为下一个“e租宝”等热议新闻频上头条 ,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巴铁1号到底会不会成为下一个“e租宝”?
“巴铁”项目每年的常规收入是120万亿元,是深圳地铁的年营业收入的4倍。而他们从2014年至今,只完成了2个投资项目,总投资仅2亿余元。对于“巴铁”项目的预估收益,简直是在“纯粹的瞎忽悠”。
另外,在知乎上,也有曾经在该公司工作的网友表示:华赢凯来随时都会成为下一个”e租宝”。请广大投资者慎重!

试运”其实就是扎个模型逗大家玩
“巴铁”8月2号在秦皇岛的试运全程只运行了300米,没有搭载最核心的动力和控制系统,车体是用钢板现场焊接的。仅仅是营造出了概念图上的样子,显然是在忽悠“吃瓜的群众”。
就连设计师宋有洲也承认此次试运其实是将一个 1:1 制造的模型车进行载人测试。

而且6年来,“巴铁”几乎没有任何创新之处,我们看不到这个“巴铁”如何适应中国复杂的路况,更别提它如何确保下方的车辆不会超高;如何应对事故;以及如何避免遮挡下方行驶小轿车的视线等更为细节的问题了...
不过,宋有洲却表示,“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发动机没有变速箱,没有驱动电池,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把他架起来就行。核心只有五大技术,电气系统、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牵引系统以及刹车系统,这些东西很多都是高铁和地铁已经在使用而且还有技术标准,实现起来非常容易。”
也就是说,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振奋人心的重大发明,居然仅仅类似于龙门吊!作为发明者,宋有洲最终的居然打算造一个壳子,然后套用高铁或地铁的核心系统,且不说这在商业和技术上是否可行,这种对技术的轻视和无知也着实让人感到震惊。
总的来说,“巴铁”目前仅仅只是一个唬人的“大饼”,其设计者和投资者也很不靠谱,很大程度上想要靠此卖基金敛财,这个概念目前也只是停留创想上,在其可行性以及技术研发上没有真正实际的进展和成效。至于其未来的发展,也还未知。各位投资者千万要谨慎,切不可因为高收益盲目跟风投资。
更多每日焦点新闻资讯关注今日三分钟天下事: 三分钟天下事(2016.8.8) ,每天10点准时更新、欢迎大家收藏和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