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稳稳的获得收益一直是投资人所希望的,也正是如此,一些P2P平台在宣时会特别强调平台的安全性,比如使用本息保障和风险准备金等类似的概念,想要以此来吸引投资者。今年4月出台的互金广告整治方案明确指出,广告不能对对未来效果、收益或做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的。
保本?无风险?那你告诉小编看看什么投资可以做到!要知道就是把钱存银行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投资理财更不用说了,你不出让风险凭什么指望收益?钱不少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所以别一看到平台宣称什么保本和无风险,就把你的智商和钱一起交出去。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合肥一家P2P公司因在官网上宣传“保本保息”、“收益率高达12%~17%”,违反新《广告法》对互联网金融公司广告宣传的相关规定,被处以15万元的处罚。这显然就是“顶风作案”了,其实之前的网贷监管意见稿在出借人(P2P投资人)应履行义务中也指出,应确认具有相应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这也意味着P2P网贷投资人需要自己承担投资风险。
你以为的靠谱可能只是浮云
P2P投资人习惯了刚兑,投资前会先看看平台有没有承诺保本保息,有没有风险准备金,有没有第三方担保,有没有和保险公司合作等,其实融360小编要告诉你,这些你以为的靠谱可能只是浮云,并不一定能保障你的投资本息。
任何平台的承诺都不能偏听偏信,比如说平台就是搞集资诈骗的,准备跑路的,他承诺的保本保息就是一句空话;风险准备金并不一定保证本息赔付,可能只赔一定比例,而且往往在特定条件下启用,如果平台的风险准备金账户只是在银行开的普通账户,里面的钱也不受银行监管,也就是说平台如果跑路可以把里面的钱一起卷走;第三方担保也靠不住,对方可能只是对平台某方面做担保,对投资不做担保,而且如果担保公司本身就有问题,又何谈担保呢;保险也是一样的,不一定靠得住,首先要看保险保障的是什么,可能保障的内容跟投资本息没有关系,比如保障投资人意外伤害,而且就算保障本息,在履赔条款也可能有多重限制。
投资人如何保护自身利益
美丽的“本息保障”承诺不靠谱,那投资人到底该怎么办?下面让融360理财分析师来告诉你。
投资前,不能盲目追逐高息是前提条件,动辄超20%的并不适合普通投资人;而看平台首先要看背景实力,国资控股、上市公司控股、或者获得多轮风险投资的平台在靠谱度上更高;然后选择和银行有资金存管合作的平台;还有看仔细平台标的,比如信息披露情况和是否拆标,并对借款人信息进行分析。
投资时,一定要走正常的投资流程,线上投资P2P,不刷POS机。在投资过程中最好做充分的投资记录留存,比如标的页截图、投资步奏截图、借款合同下载下来、保存资金流水记录(包括银行账户的和支付通道的),反正就是尽可能多的保留投资足迹。
投资后,不要只是坐等标的到期收钱。俗话说落袋为安,钱没有回到你的手里,就要时刻关注,比如看平台最近的动态,相关运营数据披露,特别留意平台负面消息,时不时的登录投资平台上个人账户。如果平台爆雷,要先搞清楚具体的原因,如果需要维权可以和其他投资人抱团,找律师帮忙,向监管机构投诉或法院起诉。
更多每日焦点新闻资讯关注今日三分钟天下事: 三分钟天下事(2016.8.10) ,每天10点准时更新、欢迎大家收藏和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