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两会的召开大家都有所关注,在两会上,关于五一放假问题和春节放假问题被提上议程,五一黄金周在1999奶奶开始实行,到2008年就取消了,可随着中国民众出行旅游的需求增加,五一黄金周的恢复备受大家期待,五一黄金周真的会恢复吗?
为什么要恢复五一黄金周
2008年正式取消五一黄金周以来,中国民众日益增长的出行出游需求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现阶段疏通民众出游需求“堰塞湖”,缓解出游“拥堵”问题的现实之道是,在进一步切实推进带薪休假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增加2—5个法定假日(相当于在2020年之前强制集中落实2—5天带薪假),来增加一个黄金周、同时延长春节长假。其中,成本最低、最便于操作的就是增加两个法定假日,恢复五一黄金周。
2008年春节之后不久,鉴于冰雪雨冻灾害导致很多人没能回家过年,大家都开始呼吁“临时性恢复五一黄金周”,随后又大声疾呼永久性“恢复五一黄金周”,这一呼声在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上引起强烈共鸣,成为2008年以来关于假日制度改革的主流民意呼声。然后,从2008年持续至今,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希望却一年一年地不断落空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很多人越来越热衷于旅游,但是远一点的地方3天肯定是去不了的,别说国外了,就连去远一点的省市都不现实。
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放假是好事,但如果不是周末就要调休,甚至会出现连上六七天班的现象,为了凑3天假期而打乱公众的日常生活节奏,有点折腾。
2017能恢复五一黄金周吗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休假制度的变革。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形成了元旦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五一放假1天、国庆放假2天的基本休假制度;
1995年实施双休日制度,每周休息1天改为每周休息2天;
1999年引入“黄金周”概念,即春节、五一、国庆均放假3天,元旦放假1天,共10天法定节假日;
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全年有5个3天的小长假,2个7天长假,即现行的休假制度,法定节假日增加1天至11天。
一、朝令夕改,走回头路是否意味着高层制定政策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中国目前的法定节假日共11天,继续增加的可能性不大,要想恢复五一黄金周,就很有可能取消清明、端午、中秋的假期,休假制度又恢复到2008年原样。一些观点认为,如果再走回头路,说明过去高层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并不严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论制定出怎样的休假制度,总有一批人不满意,因此政策不宜频繁更改,发布之前必须有非常周全的考虑才行。
二、法定节假日要与国民经济挂钩
大家理想是,恢复五一黄金周是建立在不缩减其它假期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额外增加了2天假期。刚才我们说了中国法定节假日天数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增加也可能只增加1天,如果恢复五一黄金周,就要取消其它的短假,实际上大家的休假天数并没有改变。有专家认为,增加法定假日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吻合,超越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承受的极限。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极限在哪里谁都无法确定。
更多每日焦点新闻资讯关注三分钟天下事(2017.3.8) ,每天10点准时更新、欢迎大家收藏和订阅。